1117
11172
最新消息
說書人情報

因愛「兒」在—當兒童權利公約遇上心理學

這集由 張老師文化 聯合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 推出特別企劃—— 我們邀請 👩‍⚕️ 楊麗芬心理師 與 🌱 桃湛兒少培力專員 黃靜盈(短短) 一同對談「兒童權利公約(CRC)」在真實生活中的樣貌。

在社會仍常用「囝仔人有耳無喙」看待孩子的文化下, 孩子的聲音常被忽略、權利被輕視。

本集以心理學視角出發,探討: .兒童如何被看見與傾聽?
.大人如何在愛中學會「放手與尊重」?
.心理師如何運用 CRC 精神陪伴孩子自我覺察與表達?
.讓我們一起重新定義「因愛而在」—— 讓孩子的「被愛」不只是保護,而是擁有被尊重與發聲的權利。

📚本節目為「因愛『兒』在-CRC 兒童權利公約宣導計畫」系列之一,由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 主辦、 並與 張老師文化安心下午茶 Podcast 聯合製作

Play Video
出書人分享

《張老師月刊》2025年11月號575期-「張老師」基金會56周年系列報導2:三部校巴上路 持續溫暖發光 臺北分事務所主任委員、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董事長廖學茂公益大愛的推手

在數位浪潮和現實環境劇烈變化的夾擊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峻,根據衛福部統計,15至24歲青少年每年約有250人因自殺身亡,且數字逐年上升,而數據背後隱藏著大量被忽視的求救訊號。

了解更多 ›

《張老師月刊》2025年11月號575期-「張老師」基金會56 周年系列報導1:「張老師」基金會站在時代的浪潮上 持續服務 持續創新 持續愛

「張老師」基金會56年來,持續努力提升全民心理韌性,並辦理身心輔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教育推廣等相關工作,始終站在第一線,陪伴有需要的朋友們,走過生命的幽谷,等待穿越生命挑戰的日出。

了解更多 ›

《張老師月刊》2025年11月號575期-「張老師」基金會56周年系列報導2:三部校巴上路 持續溫暖發光 臺北分事務所主任委員、臺大EMBA校友基金會董事長廖學茂公益大愛的推手

在數位浪潮和現實環境劇烈變化的夾擊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峻,根據衛福部統計,15至24歲青少年每年約有250人因自殺身亡,且數字逐年上升,而數據背後隱藏著大量被忽視的求救訊號。

了解更多 ›

《張老師月刊》2025年11月號575期-「張老師」基金會56 周年系列報導1:「張老師」基金會站在時代的浪潮上 持續服務 持續創新 持續愛

「張老師」基金會56年來,持續努力提升全民心理韌性,並辦理身心輔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教育推廣等相關工作,始終站在第一線,陪伴有需要的朋友們,走過生命的幽谷,等待穿越生命挑戰的日出。

了解更多 ›
新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