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57 筆資料 /
43
頁 |
|  |
《張老師月刊》2016年2月號第458期 |  |
|
提到童年生活,瞬間在孫頌賢腦海裡浮現的,是與偌大空間相對的瘦小身影。
父親從大陸隨國民政府來臺,因無法返鄉而定居北縣。老夫少妻,年齡的差距,再加上不善經營家庭關係,家,經常是空著的,也導致孫頌賢有印象以來,一直都是一個人獨居在家,自行打理生活,以及經濟困苦的童年。
more |
|
|
|
|
|
|
|  |
諮商心理衡鑑的理論與實務 |  |
|
本書非常重視助人者如何檢視自己看待個案議題的眼睛。心理師有什麼樣的眼睛,自然會看到什麼樣的個案。但不管使用何種標準化的衡鑑工具,心理師永遠都是了解個案的最佳工具,所以,心理師的自我反思與覺察,就變成是磨亮心理師這個工具的最佳方式。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6年1月號第457期 |  |
|
羅思容與河流相遇,是生命中最美麗的注定。
送禮季節一個小小動作,包羅著複雜的心理運作。
會談室裡的「聶隱娘」
胡椒餅的前世今生
立志,也需要「耍手段」
用直覺判斷說謊,準確度最高│父母寵兒容易得精神疾病
more |
|
|
|
|
|
|
|  |
家族星座治療-海寧格的系統心理療法 |  |
|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引介家族星座治療的中文書,內容描述家庭、親密關係的現象;心理與心靈治療需要注意的事情,詳細述說治療師的態度與如何進行家族治療。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12月號第456期 |  |
|
暮歲 回眸 年終倒數,有些事,值得一試。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11月號第455期 |  |
|
堅持vs.放手,不論堅持還是放手,決定以後的面對,才是重點。
more |
|
|
|
|
|
|
|  |
給予空間,保持親近:青少年父母的正念練習(附練習光碟) |  |
|
本書是為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繼父母、治療師、教師和其他專業人士而寫。作者告訴身為成人的你,當你處在風暴中,不立即反應,而是完全呈現在場,會有何種令人驚喜的結果。
more |
|
|
|
|
|
|
|  |
TozaToza跟自己說說話 |  |
|
我是一隻害羞的時候會臉紅的小青蛙,出生的軌道不一樣,與這世界的關係有點近又不會很近。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10月號第454期 |  |
|
誤會,有時候「誤會」是為了帶我們看見裡頭的「在乎」。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9月號第453期 |  |
|
慈悲: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這柔軟且溫暖的能量,撫慰療治所有的冰霜雪雨。
more |
|
|
|
|
|
|
|  |
少年不憂鬱-新新人類的成長之路 |  |
|
從探索生命、規劃生涯到交友、求學,青少年的種種困境迷思,都在書中顯現。深情聆聽的諮商者,貼近理解當事者的困境,以專業的誠摯的剖析,為這大大小小的惶惑提出了寬解之道,共同開啟解疑人生的一扇門窗。
more |
|
|
|
|
|
|
|  |
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兒童•遊戲•敘事治療 |  |
|
本書架構先透過故事呈現,再說明故事中與敘事相關的概念,透過簡短的故事來具體說明敘事的思維及做法。因為是真人實事改編,所以每個故事裡都有作者和孩子生命交會的真實經驗流動。
more |
|
|
|
|
|
|
|  |
DBT®技巧訓練講義及作業單 |  |
|
DBT技巧致力於在改變現狀及接受現狀兩者間尋求融合,教導你如何改變生命中令你痛苦和困擾的行為、情緒、想法與生活事件,同時教導你如何提高復原力、活在當下。
more |
|
|
|
|
|
|
|  |
創傷的積極力量-正向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的合作策略(上冊) |  |
|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血書,而創傷經驗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本書打破壓力與創傷只會帶來負面影響的迷思,協助倖存者找出創傷的積極力量。
more |
|
|
|
|
|
|
|  |
創傷的積極力量-正向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的合作策略(下冊) |  |
|
本書引進新的技巧與觀點,邀請讀者將焦點從案主哪裡出錯轉移到哪裡做對了,從案主生活裡無效的作法轉移到有效的作法。透過117個練習、33個案例和40則故事,使你藉由實務學習納入這個新方法。協助案主找出自身的力量、能力與資源,讓創傷後壓力與創傷後成長和平共處。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8月號第452期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8月號第452期,揪團心人際 除了吃喝玩樂,揪團,還藏著信念的追求和人情溫暖。
more |
|
|
|
|
|
|
|  |
傾聽自然(新版) |  |
|
<傾聽自然>是以一個月的日記方式編排,每日提供一則啟發性的語錄,並且通常附帶一項活動或一段詮釋,使你經由親身的經驗體會該語錄的理念。
more |
|
|
|
|
|
|
|  |
探索大地之心(新版) |  |
|
本書為成長中的青少年,提供了自然心靈的共鳴。藉由觀察、記錄、設計等活動,以童子軍的概念及方法,開拓青少年對自然的認知與親近的慕情,經由清新的詠歎,喚起對自然生命的崇敬。
more |
|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7月號 第451期 |  |
|
《張老師月刊》2015年7月號 第451期Down,生命中的常態
mor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