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57 筆資料 /
43
頁 |
|  |
張老師月刊/2011年/1月號/397期 |  |
|
意外後,最常見到兩極的反應:
情緒向外擴散爆發,或是完全內斂封閉。
前者讓周遭的人不知所措,後者則讓人憂心忡忡。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12月號/396期 |  |
|
傳遞勇氣的助人行動:行善就是這樣的一種力量,不論事情的大小,往往都可以帶給受惠者深深的感謝和難忘的美好回憶,並且萌發想要效法的念頭。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11月號/395期 |  |
|
◆王如玄暢談紓壓轉舵術:面對壓力,絕望者視為畏途,爽朗樂觀的王如玄會說:「所有努力過的事,都不會白費,勇敢去衝、去闖,把握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10月號/394期 |  |
|
「活著,就一定會遇到問題;有問題,就去面對、去解決,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陶傳正
more |
|
|
|
|
|
|
|  |
義大利的山城歲月+貂之舞 |  |
|
義大利的山城歲月+貂之舞,文字淺顯質樸、容易引起共鳴,篇幅短小易讀,內容引人入勝。
more |
|
|
|
|
|
|
|  |
好心情手冊(Ⅰ+Ⅱ+Ⅲ)三冊合購 |  |
|
讓您揮別陰霾,擁抱好心情,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認知療法手冊,最親切簡易的自我心情檢測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9月號/393期 |  |
|
面對網路這個讓人又愛又怕的「工具」,如何給予一個更正向、積極的運用可能;如何透過基礎教育,讓工具的使用者——人類,能夠從小就懂得「利其器,善其事」,相信會是面對「網潮」最可行的態度和作法。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8月號/392期 |  |
|
「如果沒有強烈專注、強烈熱情,如何能長時間隔絕外界干擾,持續投注在一個領域上?」——朱學恆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7月號/391期 |  |
|
逃避困難、沉溺舊習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也是生而為人的困境,但也唯有先承認這個限制,才能去改變與突破,因為渴望自我挑戰,是人的另外一種天性。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1月號/385期 |  |
|
幸福的微笑源自心的富足!
張老師文化一路走來堅持成為您的益友,
在人生的道路上,拓展您的心視野,
協助您與自己更靠近,讓愛與生活更緊密……。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6月號/390期 |  |
|
跟著楊茂秀「泡」潛能
「毛毛蟲沒有筆,只有絲,毛毛蟲用絲寫作業,他知道他的絲很寶貴,他知道他的絲是自己做的,他知道他的絲是不會斷的……。」——小孩童詩
more |
|
|
|
|
|
|
|  |
愛情重補修-全人發展性教育理念與實務 |  |
|
「愛」是人生必須學習的課題之一,但往往與其相關的知識、領域總是被忽略,作者分享他多年來從事性教育的教學經驗,提供給同在這個領域工作的老師作參考,也希望《愛情重補修》這本書能讓使用者學會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去了解、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性教育。
more |
|
|
|
|
|
|
|  |
我和我的家人們 |  |
|
這是一本無注音,適合小學中年級以上閱讀的圖文書;但是其中微妙的含蘊,即使大人看了不免也會心一笑或思之甚深。
more |
|
|
|
|
|
|
|  |
父母如何與子女談情說理 |  |
|
這本書是寫給父母看的,也是寫給大學生看的,透過閱讀本書,可以讓父母了解孩子在戀情中可能碰到的困難、掙扎、影響及需求,孩子們也可因此而獲知父母有可以使力之處,不僅可以使孩子感情崎嶇路走得短些,成人親子關係亦可大大提升。
more |
|
|
|
|
|
|
|  |
性與溝通 |  |
|
性愛在人類生活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良好而和諧的性愛可以促進伴侶間的親密關係。本書分析種種有形、無形的溝通技巧、溝通方式,如何傳遞性的意涵、帶來性的興奮與歡愉,並從中得到更美好的性關係。
more |
|
|
|
|
|
|
|  |
Mom,沒有人會這樣愛我 |  |
|
親子教養,不僅要從言教開始,更需要身教。在作者溫婉的文字裡,細細探尋教養的祕訣;而一個懂事、體貼的孩子,並不是天生自然的,必是經由父母親不停的灌溉、培育、養成。當我們埋怨孩子的不貼心、莽撞的同時,或許可以自我思考,我們給了孩子哪些影響?
more |
|
|
|
|
|
|
|  |
林良爺爺寫童年 |  |
|
本書一共有五篇作品,這五篇作品,就像五篇有趣的故事。林良爺爺寫他的成長歷程中所遭遇的事情以及跟家人相處的情形。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5月號/389期 |  |
|
藝術治療:柔軟且強大的自我關照
嘿!我先說一個故事,由你們來演出,在真實與想像的辯證中,沉睡的內在英雄被喚醒了,開始一場屠龍的冒險之旅。
故事總是這麼開始:「很久很久以前……。」
話說戲劇治療的開山鼻祖之一羅伯特.藍迪在教學生涯初期,進行過一次有趣的試驗,他四處央求家人、朋友、陌生人……,戴上一具以他的臉孔模塑而出的石膏面具,並讓他拍照……。結果照片的人物神態,多半顯得窘迫又不安……。暫且不論不自在的源由,然而藍迪卻因此在「我」與「非我」的關係遊移裡,投射出更多面向的自己。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3月號/387期 |  |
|
達賴喇嘛:身是最高的山,腳是最長的路
沒有苦難的修行就沒有機會修習安忍或是包容。我們只有從為你製造問題的人身上才能習得!這是測試自己的黃金時刻。
more |
|
|
|
|
|
|
|  |
張老師月刊/2010年/4月號/388期 |  |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追求不生不滅的存在,還是化剎那為永恆?是叱吒風雲、揚名立萬,還是平凡自在地活出自己?
愈來愈多的負面事件染色陳寰,黑與白,混成無法辨識的灰色,當驚心的大眾高幟起品格教育、正向管教,不妨從基本出發,學習用「尊重」的心,對待自我、對待他人,以及萬物生靈,讓尊重的芽苗在每個人的內裡扎根、滋長,生命的意涵,自然何首相應。
mor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