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敘事治療大師麥克•懷特去世後,他在澳州杜維曲中心的共事者埋首在他的檔案系統中,努力找尋出的珍貴資料。這本書集結了懷特描述自己工作的談話、演講內容及關於工作背後的思想、決心和目標,彌足珍貴。
在這些描述中,我們不但看到麥克的工作細節,也看到他對治療關係採取多麼精緻仔細的態度。如果想要了解麥克的工作,這是最接近的一本書了。
作者簡介
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 1948-2008),
敘事治療創始者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心理治療師及臨床心理醫師中的敢言者和意見領袖。《敘事治療的實踐——持續與麥克對話》一書收錄懷特在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過的完整文獻和未完成的文章、面談和思緒短文,是懷特身後遺留下來,從未正式發表過的文字,犀利、慈悲而優雅。
懷特對社會、政治和倫理的深刻關懷形塑了他的治療方法,他仔細探索、辯證每個面向,主題遍及心理治療界最重要的議題:現代權力的影響、治療的轉捩點、個人倫理和社群倫理、反移情、抗拒、豐富的故事發展、治療師的責任等等。他對治療上的某些特定挑戰提供了他的智慧,提倡對以下對象進行敘事對話:暴力犯、創傷倖存者、厭食症者、自殺者的家屬、尋求伴侶治療的個案。
這本書也包括了合作創立杜維曲中心(Dulwich Centre)的喜瑞兒‧懷特(Cheryl White)、杜維曲中心期刊(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的作者兼編輯大衛‧丹博洛(David Denborough)、家庭治療中心(The Family Therapy Centre)負責人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艾文斯頓家庭治療中心(Evanston Family Therapy Center)負責人吉爾‧菲德曼(Jill Freedman)的文章,是臨床治療師的豐富資源,讀者可以藉由此書檢查自己的治療方法,並學習敘事治療的轉化力量和應用方法。這本書雖然是懷特生前最後的文字,但是他幾十年前開始的精彩對話,在未來將持續進行。
譯者簡介
丁凡
專業翻譯及現場口譯,有三十多本譯作,包括《分心不是我的錯》、《我的天才噩夢》、《分心就該這樣教》、《同志伴侶諮商》、《躁鬱症完全手冊》、《破牆而出》、《是躁鬱、不是叛逆》及《以畫為鏡―存在藝術治療》等書。
她的部落格 http://balas.typepad.com。
各界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在心理治療史上,懷特首度重視關於性別、種族、階級、性和文化的社會觀念和主流價值信念,在創造和定義心理治療上所扮演的隱形卻無所不在的角色。他的提問讓大家暫時把問題放在一邊,開始從社會和文化的脈絡思考,了解社會文化如何對個案造成傷害。因為他將問題視為外在的『社會』問題,許多被心理專家認為無望的個案都可以發掘出內在健康強壯的部分。到了後來,他完全重組了家庭治療理論和實踐的領域。——史蒂芬‧麥地根博士(Stephen Madigan, PhD),溫哥華耶魯鎮家庭治療(Yaletown Family Therapy)
這本書的意義非凡,是Michael生前的寫作,讓我們和Michael可以持續連結。在他的文字裡,我們再一次體會他的思維、他的脈絡和他的用意,也有更多對大家的支持和提醒。──吳熙琄博士(美國陶斯後現代社會建構學院The Taos Institute院士)
展讀書中的幾個案例,如同複習敘事的基本功,仍似魔術師般的神奇。──金樹人教授(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推薦序文
餘音繞樑
金樹人教授(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麥克,好久不見。二○○一年你第一次來台灣,我參加了你在台北劍潭的敘事治療工作坊,還請你在我剛買的《故事、知識、權力》中文版上簽了名。幾年後天人永隔,在台灣的敘事同好悵然若失,特為你隆重地辦了一場追思會。看到你這本遺作,我找出你的簽名,宛如老友重逢,格外親切。
展讀書中的幾個案例,如同複習敘事的基本功,仍似魔術師般的神奇。我的腦海中出現一個蹺蹺板的畫面。你的個案在一方,你在另一方,一矮一高。他的身軀加上「問題」的重量,八方吹不動,等待你這高高在上的專家來解救。
從槓桿原理來看,在這畫面中有三個位置:重點,支點,力點。「重點」是荷物區,也就是個案所在的位置,所承載的問題有著文化論述與社會結構的加碼,像鉛塊一般的沉重,把槓桿往下壓。在家族治療中,關鍵個案出現的態度經常是說不出來的陰沉,生冷的畏縮在治療室一角。
治療師所在的專家位置是「力點」,經常被托得忒高,投射出個案的「社會想像」(social imaginary)。麥克,你的特異功能在於找到了關鍵的「支點」,只看你將支點往重點的位置蓮步挪移,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重點」上面沉甸甸的問題鬆了,開始上升,自然帶動「力點」的慢慢下降;你不再是專家,兩者產生了微妙的平衡,再從平衡中把個案高舉。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看到的。
聽說,刺蝟有一種本能,這本能與認同的能力有關。刺蝟經過田野時,對於有氣味的植物會將之咀嚼後塗抹在自己的刺上,讓形跡保持與環境一樣的氣味。人也有這種生存的能力,但是人和刺蝟究竟不同。人有自己的氣味。人有時不喜歡文化中的沉腐氣息。偏偏這些氣息充滿了霸氣,充滿了宰制的力量,不知何時與為何被塗抹在身上。凱博文(Arthur Kleinman)《道德的重量》這本書裡有好多你也會關注的這類故事。兩股氣在體內不通不暢,不通則痛,於是人的心痛了,開始煎熬。
我想起最近看的電影《黛妃與女皇》(The Queen)。故事始於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英國人民冷眼旁觀皇室的反應。皇室冷漠的處理態度激起民怨,媒體大加撻伐。我很好奇風暴核心的女皇在這事件中人性衝突的一面。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是在兄長愛德華八世因「不愛江山愛美人」退位下登基的。一個小公主意外成為王位的繼承人,隨後必須認同於一國之主,母儀天下。母儀固有其應該遵循的傳統風範,然而卸下皇冠之後的自己呢?黛安娜王妃死亡事件,讓問題浮上了抬面:這女皇認同的是國母還是人母?認同的是皇室尊嚴還是民之所欲?這種內心的煎熬不啻天人交戰,糾纏著主流論述的葛藤,女皇如何輕安自在?
如果當時伊麗莎白二世去澳大利亞見麥克,這也不稀奇,女王的爹爹也有專屬的語言治療師,不是嗎?麥克,我在想,在治療室之外的長廊,也許聽得到從裡面經常傳出來的笑聲。
問題的解構是你的專長。就像庖丁解牛,一把刀子悠游於現代權力的經絡相屬和筋骨盤結之間,無論是憂鬱的、厭食的、情傷的、家暴的、創傷的,只見你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開創新的故事空間讓人的味道發散出來,充滿了力量與生氣。我和博士班學生在討論這一部分的時候,有人形容你創造出來的技巧像極了樂曲中對於主旋律的處理。作曲家在創作時心目中都有一個從靈魂深處湧上來的主要旋律,這也是好作品的生命,不,生命中的魂魄。一部音樂作品或樂章就透過主旋律的再現或變奏,豐富了曲目的內涵,等待知音。你讓個案從故事中自己看到主旋律,變奏一:「局外見證人」(outsider-witness),變奏二:「重新入會」(re-membering),變奏三:「退休的我寫封信給現在的自己」,變奏四:「……」,繞指柔般的完成一部社會共構的宏偉樂章。新樂章的主旋律引起的共鳴,餘音裊裊,繞樑三日。作曲者:個案,麥克,以及個案社會網絡中的重要他人。
說真的,這次相逢,我對你的喜愛與敬重又加了好多好多分。請聽我說。
理由之一。位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被稱為antipodes。pod的拉丁字根是foot的意思,antipode在中世紀的英文意指「立足於我對面的人」。這暗喻了北半球的文化優越感。歐美的主流心理治療學派都立足於你的對面,歐美的大師級治療師大多出身於醫學院、或擁有博士、教授頭銜,他們的個案也多是能夠付出診療費用的中上階層人士。多少年來,主流的西方治療界視線很少掃瞄到「立足於我對面的人」。
尊夫人喜瑞兒說你是工人階級出身的阿德萊德社工,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被歸在主流之外。你臨床工作的對象大多是非主流的;滋養你理論基礎的,也都是主流治療界以外的學者。這讓你經驗到了多重視野,多重視野產生一種覺知:覺知同時並存的不同面向。你用這種視野來看世界,看你的個案。你在澳大利亞這塊土地埋首耕耘,偶然抬頭,不只已開發國家對你伸出了歡迎的雙手,第三世界的國家也紛紛採用你的治療策略。麥克,可不可以告訴我,你的非主流,怎麼會影響到你成為主流的?
理由之二。哈哈,我發現你也是一個有時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的治療師。喜瑞兒說,你常常三更半夜和遠在紐西蘭的大衛通長途電話,分享白天治療的失誤,討論「我該怎麼辦?」。書中提到,你在憂鬱的戴安面前,就有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窘狀,你喃喃自語:「真希望現場還有一位治療師……。」這些畫面,這麼多的不知道,絲毫沒有貶低我對你的尊敬,反而讓我看到了一位大師圖像的真實面目,不由地肅然起敬。麥克,可不可以告訴我,你的不知道,怎麼會影響到你的知道的?
你在書中好幾次提到「缺席的隱現」(absent but implicit)。對我來說,麥克,你的隱身離去是你現身最強大的方式。好啦,麥克,我沒有純麥威士忌,但有上好的台灣烏龍茶。你一杯,我一杯。請慢用。
敘事的意圖
吳熙琄【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劍橋醫院婚姻與家族臨床中心顧問與督導、現任美國陶斯後現代社會建構學院(The Taos Institute)院士】
這本書的意義非凡,是Michael生前的寫作,讓我們和Michael可以持續連結。在他的文字裡,我們再一次體會他的思維、他的脈絡和他的用意,也有更多對大家的支持和提醒。
讀Michael的書,總讓人振奮、感動和受到鼓勵。我覺得本書最讓人震驚並充分突顯Michael特質的故事是一則自殺的案例。
在Michael和一位因兒子自殺過世而感覺自己失敗的母親的對話裡,Michael問:「是什麼讓他可以做出這麼強而有力的決定?」理解這位兒子身患癌症經歷許多痛苦,也做了許多努力,最後奮戰得很累,對其結束生命的決定表達了尊敬和佩服。Michael不是要鼓勵自殺,而是想要探索自殺是否也反應了自殺者一生所重視的價值,而且罕為人見的價值。因這樣的對話,這位母親開始看到兒子採取行動背後的信念和價值,而有了新的理解與看到,和兒子重新連結,也改寫了自己是失敗母親的角色。
在我過去的閱讀和上Michael的課裡,很少聽到Michael提及自殺這個主題,我很想親自問Michael對這個主題的看法,當他走了之後,也就沒機會和他談這個主題了。在這本書裡,看到了自己多年思索的主題,更感佩Michael生命的使命:把故事應有的詮譯和權力歸還給主角和其家人,不再帶著常態的知識來判決和壓制人們在痛苦裡的經驗和知識。Michael徹底解構了心理學內化的思維,帶領我們朝向更寬廣、更多元的視野去經歷人們的生命故事和人生。Michael甚至覺得用「敘事治療」來描述他所重視的理念可能都不足夠,因為他是在對既有的思維做反省、檢視,希望整合他在哲學、人類學、文學、女性主義等不同學科的領悟來尊敬、進而創造不同的「文化」。隨著不同工作的展開,我也深有同感。
這本書實在得來不易,尤其在Michael過世之後,謝謝大衛•丹博洛(David Denborough)能把Michael過去沒有機會出版的寫作,從Michael眾多的檔案中截取整理出來,讓世人有機會看到這些珍貴的思維,和Michael再一次連結。在這些整理裡,我們看到了很多別的書,Michael沒機會納入的主題,像「反移情」,其實背後有許多豐富的故事可以發展,抗拒背後的用意有待治療師負責任地開啟,如何和暴力犯罪的男性工作卻能不斷留意婦女兒童的安全議題,前面提的自殺議題和許多令人省思的主題。
Michael對細節對話的重視,在這本書裡再一次被強調,他提及當人們只有名詞的述說,而沒有概念的理解時,人們是無法採取行動的。只有當治療師不斷透過外化對話,才能協助主角持續發展,也因此主角才能負起責任。外化對話往往是將名詞細節化,讓名詞愈來愈有生命和思維,此時名詞才能轉化為有血有肉的概念,進而引領人們往前進,因此故事細節在外化對話的被豐厚,才能帶來行動力和改變。雖然敘事的重點對話不是改變的對話,但其實對話舖墊的過程卻有著會帶來改變及行動的意圖。
若Michael看到這本書,不知他會說什麼?有什麼他還想多加或重新編寫?他還想和讀者說什麼?他來過台灣,他想和台灣人說什麼?他雖沒去過大陸,他又想和大陸人說什麼?記得在和Michael的對話裡,他總愛說「fantastic !」我們會持續帶著他的理念往前走,謝謝你!Michael。
謝謝張老師文化公司能把這本書帶到台灣,甚而華人的世界,對喜歡敘事思維的人無非又是一份饗宴,謝謝張老師這麼多年來對引進敘事思維的用心與努力。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