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透過本書,台灣與其他地區的中文讀者能在這些概念與技巧的沃土上交流,幫助個案從哀傷中成長,並進一步投身於哀傷諮商與治療實務的全球社群之中。——羅伯特.奈米爾(Robert A. Neimeyer)
本書接續奈米爾另一本著作《哀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哀傷輔導實務》(Techniques of Grief Therapy: Creative Practices for Counseling the Bereaved)所遺留的技術探討,提供在哀傷治療的創新方法以因應喪親者的需求,包含納入全新的實際量表和評分項目,以方便實務工作者和研究人員使用。本書提供了喪親工作的方向,也為面對不同種類失落的倖存者提供諮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指引,對於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和剛開始深入研究哀傷治療領域的工作者來說,是案上必備的參考。
編者簡介
羅伯特.奈米爾/聶泊淵(Robert A. Neimeyer)博士
曼菲斯大學(University of Memphis)心理系教授,也在當地持續著積極的臨床實務工作。奈米爾博士已出版了三十本書,包括《哀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哀傷輔導實務》(Techniques of Grief Therapy: Creative Practices for Counseling the Bereaved)以及與芭芭拉.湯普森(Barbara Thompson)合著《哀傷與表達性藝術:創建意義的實務工作》(Grief and the Expressive Arts: Practices for Creating Meaning),他同時也是學術期刊《死亡研究》(Death Studies)的編輯。身為將近五百篇學術文章與書冊章節的作者,他近年來努力推展哀傷即意義建構過程的理論。奈米爾博士是死亡教育與諮商學會(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DEC)理事長,也是死亡、亡故與喪親國際工作團體(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for Death, Dying, & Bereavement)的主席。在學術貢獻上,他獲曼菲斯大學頒發傑出人員獎章,也是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的一員,並獲死亡教育學會(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和個人意義國際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n Personal Meaning)這兩個機構頒發終身成就獎。
譯者簡介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曾是兒科臨床心理師,面對特殊兒童與罕見疾病的家庭,多年來與他們以及歷經暴力對待的兒童與家庭一起工作。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主責授課心理衡鑑、診斷與心理治療。
推薦者
方俊凱(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石世明(臨床心理師)
吳嫣琳(波特蘭失落與變遷研究學院副總監)
林綺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葉北辰(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
目錄
中文版前言
編者序
譯者序
如何使用本書
促成本書的專業工作者
PART 1 架構哀傷工作
1 哀傷的發展理論
2 哀傷是一種愛的形式
3 哀傷治療中的雙重歷程模式
4 創傷性喪親
5 尋找證據:在喪親照顧中使用 CareSearch 網站
PART 2 衡鑑哀傷
6 霍根哀傷反應檢核表
7 壓力生命經驗整合量表
8 失落意義編碼簿
9 哀傷與意義重建量表
10 喪偶日常生活量表
11 生活顯著性覺知量表
12 複雜性靈性哀傷量表
13 道德傷害問卷——軍事版
14 複雜性哀傷的喪親雙軌問卷
15 社會支持量表
PART 3 因應哀傷
16 哀傷之河
17 哀悼任務的自我評估
18 繪製失落的影響地圖
19 因應哀傷的策略
20 活化行為脈絡
PART 4 關照身體
21 與哀傷共在
22 放鬆反應
23 經絡敲打
24 哀傷瑜伽
PART 5 與情緒共舞
25 疏通多重失落
26 罪惡感的療癒力量
27 慈悲心與慈心禪
28 哀傷中的矛盾心理
29 失物收藏箱
30 哀傷抽屜
PART 6 重建自我
31 建立自我能力
32 我是誰?
33 透過內在慈悲的治療
34 給自己的信
PART 7 重寫失落的故事
35 類戲劇式聆聽
36 網路書寫
37 靈性日誌
38 消融凍結的哀傷
39 時光回溯
40 琉璃蝕刻
PART 8 重組持續的連結
41 重新整合失落後的依附關係
42 關係回顧
43 AfterTalk網站
44 吟唱一段想像對話
45 自發性紀念
46 線上紀念館
PART 9 重新凝視失落
47 生命遺照
48 描繪暴力性死亡的畫面
49 雙重玫瑰
50 拍下我們的關係,只為了記得你
51 療癒花
PART 10 讓系統動起來
52 擴展系統
53 喪親手足會談
54 哀傷點
55 家庭紋章
56 哀傷禮儀教練
PART 11 催化團體工作
57 催化團體工作中的安全感
58 喪親支持團體的共同催化
59 涵容暴力死亡的故事
60 合作一首詩
61 紅帳篷
62 哀傷球
PART 12 召喚儀式
63 遊戲儀式
64 靈療儀式
65 耆老
66 床邊唱誦
前言
中文版前言
因死亡而失去所看重的人是人類生命中普遍性的經驗,而哀傷亦是近乎必然的結果。跨文化研究都揭示,若縱觀各種重要關係與死亡原因,在不同國家中均有相似的比例,平均約有百分之十的喪親者,會經歷壓倒性並持續加劇的複雜性哀傷;以致他們在身體、個人、社交和就業功能等方面,都遭受嚴重的負面影響。然而,儘管哀傷有其普遍性,即使歲月流逝,仍對許多哀悼者造成衝擊。目前在喪親治療方面可供心理健康工作者應用的資源,除少數的歐洲語言以外,絕大部分仍是以英語出版。
直到現在。藉由台灣卓越的心理諮商訓練機構「張老師」基金會的團隊努力,以及位於花蓮的國立東華大學翁士恆博士在翻譯上的無私付出,我很高興這本新書《重新凝視失落:哀傷治療技術的衡鑑與介入》(Techniques of Grief Therap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的中文版得以出版。讓我更喜悅的是,本書的範疇橫越國際,有來自不同國家之合著者,其中包括好幾位亞洲人,他們各自分享了不同的實用方法,以評估、測量、理解和紓緩與哀傷相關的痛苦。本書給有創意的臨床工作者以及在哀傷領域的資深學者有同等的發表機會,呈現諮商員、治療師、社工師與護理師的最佳實踐,使他們的影響力不止局限於任職的診所、醫院或社區機構。透過本書,台灣與其他地區的中文讀者能在這些概念與技巧的沃土上交流,幫助個案從哀傷中成長,並進一步投身於哀傷諮商與治療實務的全球社群之中。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也希望對台灣的其他夥伴在過去多年來的諸般貢獻致謝,他們不但讓身處異地的我感到台灣就像是我在亞洲的「家鄉」,他們也分別在各自的機構裡,為我主辦訓練工作坊,不辭勞苦地推廣意義導向的哀傷治療模式。我特別感謝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林綺雲博士與李玉嬋博士將近二十年的友情與堅定的支援,以及台北馬偕醫院的方俊凱醫師邀請我與他的同事一起共事,並把日式溫泉的樂趣介紹給我。同樣地,我衷心感謝葉北辰諮商心理師的美好友情,他帶著我周遊往返半個北台灣,即使在台北繁忙的交通當中,仍費力地嘗試與我以英語相談。最後,雖然吳嫣琳博士並不是台灣人,而是從香港移居到新加坡,我非常感激這位在波特蘭失落與變遷研究學院(Portland Institute for Loss and Translation)的朋友兼同事,她的付出與貢獻難以估計,這些年她總在專業工作坊中陪伴在側,擔任我的翻譯者與協同講師,做為我所信任的同事,協助與台灣夥伴們的合作,延展我們的專業認證工作。我慶幸能有這麼多願意共同承擔並富有創意的夥伴們,透過此中譯版,使相關的訓練計畫得以擴展到整個哀傷治療的實務社群,我的福氣實在難以用言詞表達。能以如此形式開啟我們的對話,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羅伯特.奈米爾(Robert A. Neimeyer)
於波特蘭失落與變遷研究學院
內文試閱
如何使用本書
鑑於本書的內容,讀者可能會因自身個人或專業工作的脈絡而涉入不同的方法。針對三種可能的特定讀者類型:臨床工作者、研究者與教育者,我有幾點建議。
臨床工作者,廣泛來說,包括心理學家、諮商師、治療師、社工師以及在不同環境中促進哀傷支持的人,可運用本書做為哀傷治療工作方向的來源(第一部),也可以以細節描繪、與個案研究所勾勒出的有用方法呈現(第三到十二部)。建構取向、敘事、情緒焦點、認知行為、家庭系統、團體與表達性治療,構成本書核心數十個技術章節,邀請集思廣益臨床上的靈感,同時這些章節也被組織分類,為具有目標的搜尋提供特定協助。大量的衡鑑資源(第二部)進一步拓展了本書的臨床實用性,高度相關的量表與問卷(包含評分準則),幫助實務工作者鑑別個案的內在強度、需求與挫折忍受力,並記錄他們治療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人員可在第一部找到哀傷理論與哀傷治療的當代模式,延伸前一冊所提供的文獻探討(Neimeyer, 2012; Neimeyer, Harris, Winokuer, & Thornton, 2011)。第二部可能對這樣的閱讀關係特別有幫助,因其便利地涵括了許多能協助操作哀傷治療改變機制的主要測量方法,並提供心理計量的資訊解釋和可信且有效的方式以評估有效性。其餘章節,從心理治療研究的角度來看,則像是一本呈現治療歷程種種樣貌的操作手冊或簡介,藉由清晰的表達讓研究得以有大幅進展。在理論、技術與心理計量上,本書可以精進科學領域的進程,也能涵養更具創意的實務工作。
教育者可能會覺得,本書與前一冊內容對高年級大學生,尤其對研究所關於喪親和哀傷治療課程相當有吸引力。除了第一部介紹的當代理論之外,其他篇幅提供具體方法的介紹與詳細指引,大大減輕了學生們在縮短理論與實務工作差距時的焦慮。此外,本書的架構是經驗性學習方法(experiential learning),透過指派閱讀,學生可將自身失落的過往與個案連結。舉例來說,本書的十二個單元做為一整個學期每週閱讀主題的教學計畫架構(第一部為第一週指定閱讀、第二部為第二週,以此類推),也可鼓勵學生試著從每一個單元中選擇某一個方法應用於自身遭逢的失落上。書寫一份簡單的自我反思報告(並有適當的自我揭露的安全引導)能大幅增進他們對於問卷、歷程或技巧的理解,在他們進入場域設定,嘗試應用之前,能即時因地制宜地帶入課堂中討論。每一個章節都有深入閱讀的建議書單,引導學生應用其他資源幫助他們建構課堂報告或學習計畫。
總結來說,我希望本書的結構與內容能滿足哀傷治療與研究領域中不同專業面向的需求,進而促成教育界、科學與實務界更大的整合。
羅伯特.奈米爾
編者序
哀傷治療如同死亡研究或與其密切相關的死亡學領域一樣,都是一種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它協助專業人員銜接人類生活中無可避免的失落現實,專業人員雖然嘗試緩解哀傷所導致的影響,難免仍帶著許多知識學科銘印的基礎知識與方法;從心理學和諮商,透過護理和社會工作,到靈性關懷及表達性藝術。直到最近,被喪親之慟長期影響之個案的治療方法與效果,仍然不夠嚴謹且依賴直覺,也未跟參與同樣工作的其他夥伴充分連結。所以,許多有創意的實務工作只是在非正式的專業社群中分享,更別提還有更多實務與其創發者一同銷聲匿跡,乏人問津。同樣嚴重的是,這些實務工作無法加以記錄保存,使得治療工作普遍被研究者忽略;於是研究者耗費較大的心力探討喪親之慟的衝擊,而非研究治療歷程以用之於緩解悲痛。清楚及務實地敘述哀傷治療方法使研究與臨床人員均得以受惠,如此,他們對減少人們受苦就能夠有更多創意的空間及科學性的評估。
《重新凝視失落:哀傷治療技術的衡鑑與介入》的編纂一如其名所示。如同其姊妹作《哀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哀傷輔導實務》(Neimeyer, 2012),本書提供一系列實務方法以克服哀傷所帶來的挑戰,範圍從以證據為基礎的策略探討、如何從混濁的生命經驗過渡到恢復與世界的重要連結,然後以新的過程與歷程來執行治療,並增強每次治療的效果。和前一本書一樣,我和一群來自各領域的作者共同工作,他們有的是這個領域裡頂尖的理論與研究者,有些則是在「同一陣線」的臨床實務工作者,他們的臨床背景從醫院與醫院的安寧療護,到個別工作以及特定的哀傷機構。這些清晰並充滿情感的書寫,希望能生動地呈現實務工作,並勾勒出特定療癒工具的輪廓。
本書的架構
本書共有六十六章,分屬十二部,每一部都聚焦在各章共有的主題上。第一部架構哀傷工作,提供一系列當代與原創的觀點,關於哀傷與哀傷治療在成人發展、依附關係、因應與創傷等理論模式,讓我們的工作有依循的方向,並且介紹一個專屬網站,協助實務工作者尋得具啟發性的科學文獻,同時可嚴謹地面對自身的工作。第二部衡鑑哀傷,提供一個測量工具的寶庫,讓我們可以評估哀傷與喪親之慟,藉由失落的細微影響,從倖存者的意義世界以及他們與逝者及重要支持者的依附關係中,衡鑑哀傷衝擊之負向影響與正向影響的程度與範圍。第三部因應哀傷,延伸第二部的評估焦點,更聚焦在自我評估和自我改變的方向,以不同形式和方法,更清楚地掌握人們處在悲傷過程中的何處(where),以及如何(how)一步一步地邁向復原之路。
第四部關照身體,是其餘九個技術部分的起點,提供具體而微的過程,逐步聚焦在治療的主題,協助個案調整身體知覺到的需求,使之能被好好地對待。第五部與情緒共舞,協助諮商師鬆動喪親之慟,以涵容、探索等方法,甚至運用困難的情感做為成長的指引。第六部重建自我,使用幾種類似鏡映的方法,讓個案得以回到凝視自身,進而更深入地建構自我認同,從生活裡轉化哀傷。
在第七部重寫失落的故事中,作者協助治療師從故事中仔細聆聽個案的哀傷,從戲劇、科技、靈性、詩、想像與反思練習回到更清明的自我敘說。第八部重建持續的連結,確認依附關係在哀傷的核心位置,討論不同的方法來回顧與重整有時衝突但糾結的愛,尤其是在被死亡震撼但尚未撕裂生活之時。第九部重新凝視失落,藉由想像的巨大力量拓展敘事歷程,用嶄新的描述性與表達性的藝術工具轉譯連結與挑戰,並賦予它們治療焦點的豐富面向。
第十部讓系統動起來,確認一個經常在哀傷治療領域中被忽略的事實:哀悼者,是在社會場域中哀慟悲傷。作者們將受到哀傷影響的家庭與其他社會網絡的成員一同納入並提供指引,提供一些基本方法,讓相互支持得以培育與運作,以度過此過渡期。第十一部催化團體工作,同樣傳達一些歷程,讓支持性團體成為一個既同理又可管理的「扶持性環境」,並於其中共享哀慟與討論的詳細建議,讓團體可以共同促成自己的特殊結構,也讓自我療癒的故事能在其中一一傾訴。最後,第十二部召喚儀式,強調靈性、文化與創造性的實作方法,用以榮耀我們的摯愛,並且重現他們「依然存在」的完整意義。本書的所有內容,與前一本著作相互呼應,使哀傷治療師在實務工作中擁有多一倍的工具與技術。
致謝
最後,我要感謝為了這個計畫投注熱情與努力並充滿熱忱的夥伴,尤其是投入哀傷療癒工作的第一線工作者,他們是「無名英雄」,通常很少有機會去分享他們的智慧與啟發人心的個案工作。他們使哀傷治療成為充滿人情味的工作場域,其貢獻絲毫不亞於協助本書的主要治療師與研究者。我很驕傲能同時擁有這兩個群體的成員為友。
我也要感謝一些夥伴,例如 Anna Moore,我在 Routledge 出版社的校訂編輯;還有 Melissa Smigelsky,我在臨床心理學系的博士班學生,她在本書進行的很多階段,持續幫助我在標題、目錄直到製作與行銷的想法,最後讓本書得以問世。若用非洲的諺語「養育一個孩子是整個部落的工作」來形容,出版這樣規模的書也是如此。
最後的最後,我要以最誠摯的感恩,向我在臨床工作場域中的無數個案以及本書的所有作者道謝,他們熱忱地分享各自的故事、痛苦與希望,讓所有人能深深地扎根在哀傷的現實世界中,也讓這個世界蘊發珍貴的光芒。因為他們的教導,我成為更好的治療師及更好的人,我希望他們的故事,如同在本書中所呈現的案例,能讓讀者和我一樣,擁有同樣深刻的學習。
30
哀傷抽屜(The Grief Drawer)
Darcy Harris
適用此技術的個案
此技術適用於不想被恐懼淹沒的哀傷個案,或是哀傷情緒已經超出日常生活負荷的個案,但較不適用在生活有所改變,雖能調節情緒,但掙扎於其他實際問題或關係適應的個案。
技術說明
許多喪親個案對自己被哀傷壓垮表達關切,說自己如果完全陷入哀傷,將無法把心思放在所愛的人身上,也無法處理其他日常事務。雖然任何好的治療師都會使這些感覺正常化,但個案可能還是會需要以一種結構的方式協助其接觸哀傷,調節觸動他們哀傷滿載的行為反應。「哀傷抽屜」提供了一個方法,使得個案可以練習深入接觸他們哀傷的能力,並在他們需要將注意力轉移到現存的生活中時,從強烈的哀傷中脫身。
急性的哀傷會伴隨著激烈情緒,常令人感到痛苦或難以駕馭。無力調節這些情緒被假設為複雜性哀傷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Gupya & Bonanno, 2011)。處在哀傷中的個案會主動地避開會讓他們想起失落的人事物,以嘗試調節情緒。廣泛的研究皆一致認為,麻木無感(underengagement)主要是指避免情感經驗,個案的情緒調節特徵是避免被情緒、想法、記憶與身體感受干擾(Kumar, Feldman, & Hayes, 2008)。意圖用逃避哀傷來調節強烈情緒及/或避免面對無所不在的現實失落痛苦,是普遍且有害的。但從事情的另一面來看,哀傷的個體也會經歷不斷地反芻與哀傷情緒氾濫的困難,這可能會導致日常生活功能的癱瘓(Shear et al., 2007)。有大量證據顯示,避免接觸情緒及過度接觸情緒都會導致更差的心理和生理健康(Kumar et al., 2008)。
當個案開始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脫離哀傷,恢復功能,或總是讓自己不斷地「處於忙碌」狀態以轉移注意力,避免情緒過於強烈(通常會用維持「控制」感來形容這種狀態),此時我會建議他們創造一個「情緒抽屜」。使用這個技術的哀傷個案,可以蒐集物品、照片、音樂、文書資料或其他任何能憶起逝者的物品。接下來,我會建議個案設想一個不那麼刻意的方式把時間空出來,可能是聆聽一張CD專輯的時間、一盞小蠟燭燃燒的時間,或是使用手機播放音樂的時間。所有與哀傷有關的紀念物都會放在這個抽屜中,然後輕輕關上,如果有放不進去的東西,可以放在抽屜上面或旁邊。
然後我會要求個案設定一小段時間,每天固定打開抽屜,仔細瀏覽裡面的東西,並讓哀傷得以在這個時間點宣洩。我會和個案討論並決定查看抽屜的時段及相關規範,強調他必須要仔細檢閱這些物品直到CD音樂停止、燭火燒盡或手機的音樂結束為止。當時間結束之後,所有的東西都要放回原位並關上抽屜,結束這個每日的儀式,意味著重新投入日常生活,並擔起生活的責任。
個案實例
Jan是一位四十六歲的寡婦,有三個年齡分別為六歲、八歲與十一歲的孩子。她的丈夫Kevin經過三年的淋巴瘤密集治療,也做了骨髓移植,最後仍死於移植後的多重併發症。他過世六個月後,Jan依舊將丈夫工作室的門緊閉著,因為她不想被工作室裡能記起丈夫的東西「淹沒」。她花了很多精神陪伴三個孩子適應沒有父親的生活,小女兒總是做噩夢,行為也開始退化,例如尿床與愛發脾氣。大兒子在學校有兩科成績不及格。Jan目前則暫時先放下高中教師的工作。
Jan開始發現她無法順利入眠,總是被悲傷、寂寞以及種種與Kevin的回憶淹沒,常常會想起丈夫的病容,每天也都因為睡不好而疲憊不堪。她十分想念Kevin,但她總以照顧三個小孩與維持日常生活為由,避免想起這些哀傷。
最初聽到「哀傷抽屜」這個方法時,Jan十分懷疑它的功效。她的婉拒中明顯表示她沒有額外的時間能做這件事,也擔心一旦把這些哀傷揭開,她將沒有能力應付日常生活。她同時聲明自己的家族有憂鬱症病史,自從她媽媽因為憂鬱症做了電痙攣療法(EEG)後,她從青少年開始到現在都害怕自己會變成跟媽媽一樣。然而,她後來答應,如果縮短時間的話,她願意在孩子都上學的空檔嘗試看看。
Jan把Kevin最喜歡的襯衫放進抽屜,又放了手錶(是她送給他的)、Kevin 不同時期的許多照片、一條他送給她的項鍊、過去約會時的信件、三個小孩出生的家庭照。Kevin非常喜歡Van Morrison的音樂,所以Jan燒錄了一張包含他最愛歌曲的CD,CD上寫著「棕眼睛的姑娘」,這是他跟她約會時所唱的歌。第一次進行這項活動時,Jan 給自己二十分鐘的時間,她按下CD播放器,並打開抽屜,開始溫柔地翻閱放在抽屜裡的東西。在CD播放期間,她允許自己哭泣,並將思念Kevin 的話簡短地寫下來。十五分鐘後,CD播放完畢,即使Jan的眼淚依舊從臉龐滑落,但她將東西整理整齊放進抽屜,包含她剛才寫下的紙條,隨後將抽屜關上,離開房間,並打開電視繼續折著剛洗好的衣服。一開始,她好幾次無法走到抽屜前完成這項活動,而當她真的走到抽屜前完成這項活動後,她總會感到魂不守舍。練習這項活動幾個星期後,她的思緒開始澄澈,也變得比較能夠專注,睡眠也變好了。
隨著時間推移,Jan設定自己每天去抽屜前面兩次,分別是在她送小孩去學校之後以及睡前。她又另外燒錄一些過去她與Kevin一起聽過且符合自己感覺的CD,並把一些其他的物品放進抽屜;最後,她也將在這段練習活動中寫給 Kevin的所有紙條,把所有內在的感受及想法都放進抽屜裡。
有一天,Jan進到房間,看見大兒子在翻這個抽屜,她向他解釋這個抽屜的意義,他表示自己也想要有一個抽屜來思念父親。他決定用父親的釣魚箱而不是抽屜當作思念的儲藏箱。Jan說她很欣慰自己的兒子也找到了一個紀念自己的哀傷的方式。
總結想法
這個技術想法的原始版本是來自〈因應喪親的雙重歷程模式〉(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這份研究報告(Stroebe & Schut, 2010)。當中描述哀傷的正常擺盪,是介於專注在失落與失落面向(失落導向)以及參與日常生活的新角色與可能性(修復導向)之間。如果個案難以觸碰因失落與哀傷所造成的情感經驗,可以使用這個技巧幫助修復情緒的彈性,並增加觸碰失落經驗的勝任感。這個技巧也能運用在其他類型的失落個案身上(譬如不是至親或所愛之人死亡的哀傷個案),舉例來說,我有一個僑居國外的個案,他會在抽屜裡放著類似家鄉才會有的東西來紀念家鄉的親朋好友;另一個個案則因不孕症的失落,把抽屜當成存放哀傷失落的空間,承載對親生孩子的希望與夢想。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