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卑到自在,成為人生的主人。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門解開心理活動的謎題,照亮心底的暗處,揭開潛意識自卑情結的面紗,並且找到解決方法的心理學。阿德勒心理治療的宗旨在於幫助案主從原本是潛意識衝動的玩物,轉而成為意識和感覺的主人。
曾端真教授(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治療師)在本書中,累積其二十餘年在阿德勒心理治療上的鑽研經驗,將理論概念、心理治療的邏輯思維、和治療的藝術貫穿起來。作者用理論與實務交織說明的模式,以個案晤談逐字稿,解析作者在治療歷程中的後設思考,不藏私地呈現其在實務工作上的概念和操作歷程,是學習阿德勒心理治療的寶典。對於一般讀者,藉由案例的心路歷程,和作者的解析,看到人性的生命力,也能夠有療癒效果。
曾端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及副校長。
鑽研古典阿德勒學派歷二十餘年,師事Henry Stein(西北華盛頓阿德勒中心主任),為亞洲首位獲得「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治療師」證照(Certification in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CADP)的心理治療師。迄今仍持續和Stein討論個案。
專長於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家庭諮商、親職教育。相關著作有《鼓勵孩子邁向勇氣之路》、《傾聽生命故事與敘說的療癒力》、《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目前從事教學、督導,以及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專業培訓。
劉焜輝 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楊瑞珠 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趙家琛 臺北市立大學退休教授、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監事
推薦序 研究阿德勒的指針 劉焜輝 002
推薦序 從自卑感到自卑情結:心理治療的意涵 楊瑞珠 004
推薦序 發現之旅 趙家琛 006
自 序 心靈之旅 008
關於本書 014
楔子 020
Part I 理論基礎 025
I.1 理解人性 026
I.2 虛構目的論 034
I.3 社會情懷 044
I.4 生命風格 059
Part II 心理治療的邏輯與藝術 093
II.1 心理治療的邏輯 094
II.2 心理治療的藝術 111
II.3 生命風格的公約數 132
II.4 健康的情緒歷程 143
Part III 解密自卑情結:案例 162
III.1 生命風格問卷解析 164
III.2 洞察心理劇場的解密之旅 190
III.3 敘說眼淚故事的冒險之旅 209
III.4 尋覓心靈悸動的復甦之旅 230
III.5 卸下罪人枷鎖的重生之旅(I) 249
III.6 卸下罪人枷鎖的重生之旅(II) 283
案例 1 行為動向
身體語言是行為動向的重要線索。
一位國三女生,罹患憂鬱症,自國中一年級,便有拒學、數度割腕、跑到樓頂欲跳樓等症狀。
第一次母女會談的時候,一進晤談室,等母親在長型沙發上坐定,她便在沙發的另一端坐下,那已經是離母親最遠的位置了,她仍然把身體往外側傾斜,頭部、臉部和手都伸到沙發之外,極盡所能的將身體遠離母親,整個晤談時段,一句話也不說。這個行為動向,顯示她想遠離母親。之後兩次都是一樣,第四次之後就不肯和母親進晤談室,她要在晤談室外等,似乎沙發的長度,還不夠讓她拉開和母親的心理距離。
許多憂鬱症的孩子在晤談室和在家裡的行為模式相似,在家時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等家裡的人都入睡了,才出房間來覓食、洗澡,如同在晤談室裡,想盡辦法和家人保持最大的距離。和家人縮短距離會有甚麼危險?
這位女孩在晤談室,顯示出「和母親拉開距離」的行為動向。對她的了解,需要思考這個行為動向的意義是甚麼? 阿德勒常用「距離」來比喻精神官能症的症狀,與生活任務保持距離,也和人群保持距離。他們用保持距離來維護安全感。那麼,她的不安是甚麼?她在維護甚麼優越目標? 拒學、憂鬱、自殘,都顯示一致的行為動向,用拉開和人群的距離,來避開其心中的不安(自卑感),以追求她虛構的安全感(優越目標)。行為動向,透露出自卑情結和優越目標,這是她拉開母女距離的答案所在。
一位拒學的國中女生,她說受不了學校的上下課鐘聲、上課時老師的麥克風聲音、同學的吵鬧聲等。在晤談室,不願意開口說話,不看母親。個別談話時,她說如果上學,每當放學,就覺得要走進家門的時刻,舉步維艱。身體在排斥甚麼?身體用拉開與母親、家門、學校的距離來說話。
一位小學男孩,和父母在身心科候診。父母坐在一起,他獨自坐到遠離父母的另一個角落。在診間,不說話、不看父母。在家裡,也不說話、不看父母。似乎也是拉開和父母的距離,以策安全。
多數這類孩子對父母有隱藏的憤怒、或無力感,才需要用遠離,來維護其安全的心理目標。隱藏的情緒不會消失,會從身體和心理症狀,迂迴的表達出來。個體不會不經掙扎便豎起白旗,拒學、憂鬱症、自殘、和想跳樓,是他們用來遠離人群,避開自卑感被擾動,追求優越感的激烈掙扎。
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是獨特的。我們需要從案主的故事中探索其行為動向的意涵。這幾個案例在於說明從身體語言所顯示的行為動向,循線去發現他們的自卑感和優越目標。在與他們單獨晤談時,幫助案主說出深藏於心的自卑感故事。這類孩子,多數對父母有渴望,然而期待一再落空,累積了超過其身心所能負荷的無力感。自卑情結被敘說、情緒被正當化、被理解,才不會暗藏在潛意識,轉而以症狀為出口。(見II.4)
案例2 生命風格與婚姻關係
案主帶著眼淚,既委屈又怨懟的說:我的丈夫對我常常是惡言相向,問他事情,他就不耐煩,我就是笨啊,笨才要問他,不是嗎?
這是平常的故事,但是案主帶淚訴說,對於夫妻關係,她有著怎樣的優越目標?
「小時候,有一次我發燒,爸爸揹著我去看醫生。爸爸很疼我,我記得下雨天,爸爸會騎腳踏車帶我上學,我坐在後面的小椅子上,貼著爸爸的背,不會被雨打到」。
早年回憶裡,刻著情感需求的印記,暗藏她在關係上的自卑情結和優越目標,幼年的情感印記是婚姻關係的隱形地圖。她的印記是,當我痛苦的時候,爸爸會為我承擔,為我擋風雨。「爸爸」隱喻能拯救她、保護她、呵護她的男人,這是她對情感關係之優越目標,是她理想丈夫的獨特圖像──願意揹著她的男人。相對的,沒有人為她擋風雨、沒有人替她解除痛苦,是她的自卑情結。故事中的她,是生病的、躲在背後被保護的,隱喻她在婚姻關係為自己角色的定位,一個沒有能力的女人。無能化,是她追求優越目標的武器,讓配偶為她擋風雨。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她誇大了自卑感的強度,如果沒有人保護,她的感覺有如發燒、有如被風雨吹打般的痛苦。
她的婚姻理想圖像,對丈夫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務,因而她的自卑情結,時時處於被勾動的狀態,委屈、怨懟的情緒也就如影隨形的出現在她的婚姻中。案主需要洞察,現實中沒有人可以滿足她幼年情感印記中的優越感。她需要脫掉舊鞋,換上新鞋。也需要拿新的情感地圖,才能抵達正確的婚姻關係之目標。
從她的優越目標和自卑情結,可以推測她的私人邏輯,做為提問的引導,幫助她鬆動優越目標。
運用啟發式提問(見II.2),引導她思考對婚姻關係、對男性、對丈夫的理想圖像,以及發現自己在幼年所建構的婚姻隱形地圖。
如果要對你的早年回憶,下一個標題,你會寫甚麼標題?
去感受一下故事中的小女孩,被父親揹著,她在想甚麼?她有甚麼感覺?
你如何形容你的父親?
想像一下,那個小女孩會在心裡告訴自己甚麼?關於自我觀、人我觀、婚姻觀、以及對婚姻關係所下的決定。
當年決定和他結婚,吸引你的是甚麼?
底下的猜測供參考:
自我觀:我是無能的。
人我觀:女人是弱者,男人是強者。
婚姻觀: 丈夫是為我擋風雨的人。
所以:我要做一個被照顧的人。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