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遊戲治療」已成為孩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最重要的方式。
繼1997年海德.卡杜森和查理斯.雪芙爾成功出版《遊戲治療101》,這次兩位編者邀請世界各地遊戲治療領域的權威,書寫他們最喜愛的、具原創性的技巧,或是針對某一知名步驟,提出具有革新意義的修正觀點。
《遊戲治療101-II》的101種遊戲都包括技巧的簡介、描述、步驟說明、實際運用和延伸閱讀等,極具創意、教育性和實用性。
治療技巧分為七類:說故事、表達藝術、遊戲、玩偶、玩具與物件、團體遊戲和其他治療技巧。
本書回應了臨床工作者希望學習遊戲治療技巧的迫切需求,不僅提出新技巧,也特別設計內容來幫助孩子表達感受、管理怒氣、處理失落與悲傷、醫治所受的傷害。
海德.卡杜森 Heidi Gerard Kaduson
治療專長為針對各種行為、情緒和學習問題的兒童,提供評估與療育服務。曾任遊戲治療協會會長及遊戲治療訓練中心協同主任。海德博士曾與其他專業人士合編許多書籍,目前仍在美國紐澤西州門羅鎮的私人診所進行診療工作。
查理斯.雪芙爾 Charles E. Schaefer
美國紐澤西州費雷迪金森(Fairleigh Dickinson)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會員,為遊戲治療協會榮譽主任與創始人之一。該協會是全國性的機構,亦提供國際性的會員資格。著作多達四十五冊,代表作有《Handbook of Play Therapy》及《The Therapeutic Use of Child’s Play》,皆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目前持續在紐澤西州赫肯瑟市的私人診所從事兒童及家庭心理治療工作。
鄭雅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曾任國中、高職教師,現任國立台南高工教師。譯有《獵食者》、《打開史金納的箱子》、《校長室裡的孩子》、《兒童情緒教育之理論與實務》。
何長珠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教授
馬宗潔 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陳信昭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梁信惠 臨床心理師、台灣沙遊治療學會理事長
梁培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主任
曾仁美 輔導諮商博士、合格諮商心理師、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
本書蒐集了多位資深遊戲治療師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對於老手,是經驗的對照和領悟;對於新手,是經驗的學習和啟發。相較於前二輯,本書處理的問題和對象更為多元,也更接近現今的時空背景。
――馬宗潔 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理論背景在遊戲治療的實務工作中有其重要性,它能引導治療師忠實地堅持某些信念及原則;然而遊戲治療技巧也同等重要,它能有效處理某些特定狀況,讓治療師更有彈性地施展其工作。本書集合101種創新而有趣的遊戲治療技巧,也是系列書籍的第三輯,它的出版絕對會為遊戲治療師帶來新的眼光及視野。
――陳信昭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我鄭重推薦這本富含寶藏的遊戲治療書籍,並深深相信本書對於關心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士、志工及父母大有助益。
――梁信惠 臨床心理師、台灣沙遊治療學會理事長
遊戲治療的過程中,一旦心理師對於兒童案主的問題形成假設(或猜測)之後,接下來要藉由遊戲形式展現何種介入方法與兒童互動,以落實假設(或猜測)內容的目標,是許多遊戲治療師的困擾之一。本書介紹的各種遊戲方式,幾乎都是作者多年遊戲治療經驗的累積,相信必頗有助益,並讓心理師未來工作時激發出更多的遊戲創意。
――梁培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主任
本書包含七大類遊戲治療技巧,每類技巧兼具獨特性、實用性、花費少及原創性等特質,並列舉心理創傷及特殊族群之實施案例加以說明,是進行有時限性之遊戲治療必備的實務祕笈。
――曾仁美 輔導諮商博士、合格諮商心理師、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
推薦序 遊戲治療的豐盛饗宴 梁信惠
前言
第一部 表達性藝術治療技巧
第二部 玩偶遊戲治療技巧
第三部 說故事治療技巧
第四部 團體遊戲治療技巧
第五部 玩具與物件的治療技巧
第六部 規則遊戲治療技巧
第七部 其他治療技巧
遊戲治療的豐盛饗宴
梁信惠 臨床心理師、台灣沙遊治療學會理事長
遊戲治療是非常有益於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治療工具,臨床經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由臨床經驗豐富的海德.卡杜森及遊戲治療元老查理斯.雪芙爾編輯,並彙集多位經驗豐富的遊戲治療師分享他(她)們得心應手的遊戲療法,個人認為非常難能可貴、值得讚賞。身為臨床心理師及治療師的我,拜讀之時,似乎是沉浸及陶醉在一個豐盛、包羅萬象而具特色的遊戲療法宴席中,可以隨時品嘗自己喜歡的菜餚。我深深相信不同學派的治療師可以依其所好,選擇適合自己及案主的治療技巧,而書中絕大部分的技巧都淺顯易懂、不必太花錢、有創造性且易於施行。書中每個遊戲治療技巧均有簡介、基本原理、說明及實際應用等項目,清楚地解析理論與施行方法,有些還附有參考書目,方便讀者了解如何進行該技巧,並懂得背後的原理。
本書的另一特色在於明確指出在何種狀況下適用某種技巧,有些方法適用於治療初期,做為破冰的方法,有些適合接近尾聲時;有些適合某些年紀的案主,有些適用於家庭或團體;有些適合焦慮型的案主,有些適合早期創傷、有依附問題的案主。有些作者甚至指出其方法不適合哪些案主。例如第五部第61項技巧,作者指出它可能不適合非常外向、活動力很強、比較具有攻擊性的案主,因為他們可能會過度興奮與受到刺激。
筆者讀本書的另一感想是它非常具有廣泛性、多元性及創造性,甚至還有特別為弱勢族群創發的技巧,例如第七部第94項技巧就有「營造非裔美籍兒童遊戲治療的氣氛」,第99項是特別為美國原住民創造的遊戲治療技巧。我特別感動的是第三部第47項技巧:〈我在哪裡?移民對兒童的影響〉。這是用說故事的方法,依照案主的生命故事,為他們量身訂作,來處理他們因移民所產生的焦慮、憂鬱及自尊的議題。這讓我想到台灣已慢慢成為大熔爐,遍布來自各地的移民,而身為治療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創造性地為案主量身訂作適合他們的療法。本書確實提供了一些可資依循的線索。
從本書的目錄,我們可清楚看到部名有表達性藝術、玩偶、說故事、團體遊戲、玩具與物件、規則遊戲及其他治療技巧,治療技巧共有101項。項目之多或許會讓會讀者有點惶惶然,不知如何選取。筆者建議治療師最好先自己試試,或與同儕互相嘗試,稍加融會貫通後才用在案主身上。不過我們也不必太擔心,因為案主是我們最佳的老師,他們常常願意當白老鼠,並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療法對他們最適合。我們也知道,當他們對某一療法不再感興趣時,他們已更上一層樓了。
最後,我向大家鄭重推薦這本富含寶藏的遊戲治療書籍。我深深相信本書對於關心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士、志工及父母大有助益。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