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最艱難的時刻能激發出人性最好的一面
人類的處境包含脆弱、苦難與痊癒,
為生命的有限而充滿困惑,為失去親人身心交瘁,
面對死亡與失落,苦難的磨練帶來靈性成長,
在痛苦中,愛與希望可以再次被點燃。
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希望醫師、治療師處理他們靈性方面的困擾,但靈性向來被視為臨床訓練與實務的「禁區」,導致多數臨床工作者對這個議題不知所措……
本書集合美國28位靈性治療學者和專業工作者之實務分享,闡明靈性就是接受人類經驗的複雜與混亂,將其視為上帝進行創造與轉化的舞台。從這層意義來看,屬於個人或家庭的平凡人類經驗,就成了得以窺見神性的窗口。
作者簡介
芙若瑪.華許博士(Froma Walsh, MSW, PhD)
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醫學院(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社會服務管理學院與精神醫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同時也是芝加哥大學芝加哥家庭健康中心協同主任,並於西北大學應用心理學與家庭研究中心擔任臨床教授。
華許博士曾任美國家族治療學會(American Family Therapy Academy)理事長和《婚姻與家族治療期刊》(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編輯,對家族治療領域貢獻卓著並榮獲以下機構頒贈獎項: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家族治療學會、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美國精神矯正學會(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及教牧關懷研究協會(Society for Pastoral Care Research)。她的著作包括《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Second Edition)、《Normal Family Processes: Growing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Third Edition》、《Living Beyond Loss: Death in the Family, Second Editio》、《Women in Families: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
譯者簡介
劉淑瓊
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心理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現為自由譯者,譯有《單親之路》、《關照身體.修復心靈》、《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喬伊的返校之旅──對問題孩子的全新觀點》等書。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陳秉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陳美琴(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楊瑞珠(美國伊利諾州立州長大學諮商與心理學研究所教授)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主任)
潘正德(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
潘美惠(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牧關教育牧師)
聯合推薦(謹依姓名筆劃排序)
人是不容切割的!近年來,心理治療界發現靈性範疇的重要,遂漸形成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的全人觀點,以身心靈整合的人性觀來看待人,本書值得所有助人者的閱讀及注意。
──陳美琴(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願有機會接觸本書之家族治療者能有勇氣拓展我們專業整合靈性與臨床實務,讓我們在文化時代變遷的挑戰中成為受助家族的靈性資源。
──楊瑞珠(美國伊利諾州立州長大學諮商與心理學研究所教授)
本書涉及靈性議題多元而豐富,關心家庭的諮商師、宗教師、社工師、護理師等都能在其中擴充靈性眼光,省思自身的靈性信念。家族治療師更能在原本的會談優勢上考慮靈性處遇方針,以擴大服務疆域。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主任)
本書不同於學院派教科書,其特色為:理論與實務兼具,宗教、靈性之多元信仰並陳,饒恕元素之強化,復原力之聚焦及弱勢關懷等。由於本書具備諸多特色,並由向具聲譽的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本人樂於具名推薦,共饗讀者。
──潘正德(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
身為一位教牧關懷的牧者,在面對生老病死的議題,本書猶如一面鏡子,讓每位專業助人工作者檢視自己的靈性立場,本書內容豐富,探索的範圍廣泛,可以幫助實務工作者形成靈性的多重觀點,提供寶貴的知識與實際方法。
──潘美惠(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牧關教育牧師)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人際關係最能深入表達靈性
第一部 概論
第1章 宗教、靈性與家庭:多元信仰觀
第2章 家族治療的靈性整合:健康、療癒與復原的泉源
第二部 家族中的靈性資源:永不枯竭的泉源
第3章 靈性、痛苦與信念:家庭療癒的精髓
第4章 死亡與失落:運用於家庭調適的靈性資源
第5章 從宗教的觀點看復原力:佛教、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伊斯蘭教
第6章 貧窮的痛苦與靈性的安慰
第7章 靈性與宗教:心理治療對美國黑人家庭的意義
第8章 移民家庭的宗教與靈性傳統:對拉丁美洲族群健康和心理衛生的重要性
第9章 「當孝敬父母」:世代之間的價值觀與猶太人的傳統
第10章 家庭生活的靈性觀
第三部 治療實務中的靈性面向
第11章 治療中的道德觀與靈性觀
第12章 家族治療中的儀式與靈性
第13章 冥想與人際關係:夫妻與家族治療的應用
第14章 人際創傷的復原:靈性的追尋
第15章 難民的創傷與復原:靈性信仰、信仰團體與宗教服務機構的重要性
第16章 饒恕與靈性:人際關係中的療癒元素
第17章 透過治療與上帝對話
第18章 傾注全力迎接現實:操練靈性的機會
第19章 心與靈:提供治療師與案主的體驗練習
第20章 追求正義的靈性觀對治療的益處:賦能、復原與希望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