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書人 » 全部 » 壓力爆表了嗎?

壓力爆表了嗎?

作者:lppc
《張老師月刊》2022年12月號540期

《張老師月刊》2022年12月號540期-封面故事:壓力爆表了嗎?

撰文/廖偉玲

近年來反覆上升的疫情,還有國際間的動亂,讓我們熟悉的生活型態產生巨大的變化。戰爭引發的通貨膨脹讓食衣住行無一不漲,疫情影響了每個人的工作與家庭生活,至今脫不下來的口罩,就好像一直不曾消失的壓力。面對混亂的世界,你適應的如何呢?

最近三個月來,是否曾出現下列的狀況:

  1. 容易感到緊張、焦慮不安。
  2. 容易感到沮喪、情緒低落。
  3. 睡太多或睡眠品質不佳(睡不著、睡不好、太過早起)。
  4. 身體不舒服(頭痛、肩頸痠痛、腸胃不適、容易疲勞……)。
  5. 注意力很難集中、常常忘東忘西。

上述這些壓力下的身心反應,每個人或許都曾在考試、面試、或家人生病的時候感受過。這些有期限的「短期壓力」,通常在事件結束後就能恢復元氣。但像疫情、工作、養兒育女這種沒有期限的項目,可能會帶來「長期壓力」。如果適應不良,容易使人的身心失去平衡,出現各種症狀,像是疲憊不堪、情緒不穩、飲食或睡眠狀況異常、注意力難以集中……。

既然生活中的長期壓力難以避免,我們又該怎麼做呢?本文將介紹幾個簡單的減壓技巧,讀者不妨現在就試試,哪個最適合自己。

專注呼吸就能減壓

「正念減壓」是目前風行全世界的減壓技巧,經過許多研究證實,能有效減壓、提升韌性、減低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我自己也受益匪淺,常常在工作或諮商時分享。此練習模式是由卡巴金博士萃取東方禪學的概念發展而來,他定義「正念」為「有意識且不帶評判地觀照當下」

我們的大腦相當靈活,轉瞬間就能產生各種念頭,擔心未來,懊悔過去,這些對過去跟未來的各種評判跟想法容易引發情緒,放大壓力感受。例如在疫情期間,只要稍微有一點感冒症狀,就開始擔心自己染疫;到人多的地方會緊張,害怕接觸到病毒,擔心染疫會影響工作。

就正念的觀點來說,這些想法並不等於現實,而且會引發各種情緒跟壓力。正念練習能幫助我們回到當下,對這些想法更有覺察,不被其困住。所以正念練習,也是專注當下的練習,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利用呼吸當「錨」,來專注在此時此刻:

  1. 調整好自己的姿勢,舒服地坐好,讓身體保持放鬆,脊椎挺直,感受雙腳跟臀部被椅子支撐得很好。
  2.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觀察呼吸時的身體變化;每一次呼吸時,胸腹如何起伏,氣息如何從鼻孔進出。也觀察每個呼吸的間隙,吸氣吐氣之間的停頓。
  3. 你會發現注意力很容易跑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注意力從呼吸跑開,就溫柔地把注意力帶回來。維持數分鐘。
  4. 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做這個練習。

壓力越大,越要刻意滋養自己

阿斯伯格(Marie Asberg)教授曾經提出「疲憊漏斗」的概念,當我們處於長期壓力下的時候,容易順著漏斗往下滑,導致身心越來越耗損。漏斗的頂端是美好平衡的生活,漏斗中央是各種壓力症狀(睡不好、煩躁、身體不適),漏斗底端是無望與疲憊。

掉進疲憊漏斗的原因,是人們處在壓力情境時,會為了集中火力完成眼前緊急的事件,放棄較不緊急的活動。看似合理的選擇中,隱藏著巨大的陷阱,因為這些緊急的事情,通常是工作或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而看似不緊急的活動,卻包含照顧跟滋養自己的活動。例如當我們工作壓力大時,會為了忙工作,而減少每個月的好友聚會、每個禮拜的瑜伽課、每天的泡澡時間。結果滋潤自己的活動全被刪光,每天只剩工作,當然會日漸疲憊。

現在就檢視一下你的生活中,有多少時間拿來照顧自己吧!

廖偉玲
諮商心理師/企業講師,《致富的力量》作者,輔導諮商與遺傳學雙碩士。
創辦 meetype.com,希望以 web app 的方式,推廣心理健康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張老師月刊》540期

相關延伸話題,【安心下午茶podcast】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