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 淺談台灣性平教育的困境–以性騷擾為例
撰文/彭文松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MeToo運動始於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之後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的標籤,用以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現今台灣教育環境與政壇皆發生多起性騷擾事件,促使me too運動話題再次襲捲整個新聞版面。
在台灣,雖然性平教育已經推展20年以上,但從最近的幾起性平事件的爆發後,顯見性平教育仍有待持續耕耘與努力,然而性平教育的議題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最容易讓人輕忽的是行為樣態多元、不易定義的「性騷擾」,因此本文以教師角色看待此議題,並從教師、家長、同儕等面向來提供建議,藉此提升性騷擾防制的知能,並提供相對應的求助資源管道。以下針對教師、家長與同儕對於性騷擾需具備的相關知能、態度進行說明。
一、教師角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說明教師的角色是在協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並運用知識。有關性騷擾議題的輔導上教師必須利用課堂時間教導學生相關的性騷擾法規、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等內容。此外,課程中可以教導學生如何自我保護、如何判斷是否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達到傳道授業的角色。同時扮演一個值得信賴的角色,當生活中發生可能讓學生感覺不舒服或不當的性對待時,需要真誠、嚴肅的面對,擔任學生可信任的後盾,陪伴學生面對性騷擾議題,讓學生有人可以諮詢與討論與陪伴面對問題,此則扮演著解惑的角色。但,實務工作上第一線教師的困境有:
- 相關教導知能不足:有些第一線教師對於性騷擾相關法規、性騷擾行為界定的知能不足,所以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協助學生面對性騷擾或糾正學生錯誤的行為。
- 處理策略知能不足:學生如果遇到性騷擾議題,第一線教師該如何面面俱到的處理妥善,並不是每個教師都有經驗的,因此有時處理經驗的不完善後續造成爭議的發生。
因此,身為第一線的教師,可能要時時提醒自己對於性騷擾議題的關注,提高敏銳度,透過進修、經驗分享來增加處理性騷擾議題的知能,藉由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性騷擾相關議題的教導,讓學生從過去的案例、他人的經驗中獲得性騷擾防制的知能,進而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二、家長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建立信任、培養自信的第一個場域,但往往錯誤的教導與引導可能造成信任與自信被摧毀,根據衛福部2021年的統計,6歲以下性侵害加害人有9成以上是熟人。更遑論嚴重度沒有這麼強烈、容易被忽略的性騷擾議題,因此家長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身教,教導孩子遵守身體的界線,對熟人還是應保有基本的警戒外,家長如果對於性騷擾議題都可坦然的討論與說明,在孩子如果遇到性騷擾時,也讓孩子更有勇氣尋求家長援助。以下是家長在教導孩子時可能要留意幾個原則,家長的態度能夠讓家成為孩子安全的堡壘。
- 正面看待:面對孩子的問題如果抱持著閃躲的態度,可能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尤其當性騷擾的加害人是熟人時,更會讓孩子膽怯、懷疑而不敢開口求助,因此誠懇、專注、平靜的態度回答孩子的問題,透過陳述事實、正面的心態,讓孩子以審慎的態度面對這些問題進而從中獲得正確的性騷擾知識與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 尊重接納:孩子如果遇到性騷擾事件,可能會有很多負面情緒,此時家長應該接納孩子的任何反應,同時尊重他的情緒表達方式,不宜過度干涉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想法與行為:例如:男生不會遇到性騷擾,不應該哭、你真的被騷擾嗎?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之類的話語。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觀點是不被接受的,甚至扭曲想法將騷擾他人的行為合理化。
- 自我保護:孩子可以從3歲左右開始教導有關於性心理的知識,家長可以從自我保護、身體自主權的概念開始,對於他人想要對自己身體不當的接觸要勇敢的說「不」,此時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碰一下不會怎麼樣之類的話語,這樣會讓孩子混淆身體自主權的概念,甚至傳遞出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碰觸他人的身體的觀點,導致孩子的身體界線混亂。
家長在孩子性發展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家長的態度關係著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家長開放、正確、接納的態度,才能讓孩子遇到問題時,願意與家長討論,否則孤立無援的孩子,在不當性對待的狀況下,只會更扭曲自己的人格,最終有可能轉變為加害人。
三、手足、同儕的角色:
孩子們開始有性探索、性別議題,可能第一個交換想法與意見的對象就是手足或同儕,但是如果這些同儕或手足,沒有清楚的性騷擾防制的知識,往往會落入戲謔、恐慌的情緒狀態,因此所以身為師長的角色,要讓孩子、學生建立一個普遍的知識,讓他們知道討論這些事情不可用「戲謔」的態度,也不需要恐慌害怕,透過正常、健康的面對與討論,才能夠有正確的性騷擾防制與預防的概念。
結語
性騷擾議題不像性侵害這般嚴重,對被行為人造成生理上的傷害,但是心理上的傷害是一樣存在的。遇到性騷擾事件時也可以尋求信賴可靠管道協助,如性騷擾諮詢專線、家庭服務中心、110、113等管道。隨著時代快速變遷,更應該嚴正的看待性騷擾議題,而孩子周邊的成年人對此議題應秉持「正常、健康、開放、尊重」的態度協助孩子建立正確、健康的身體自主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