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如何辨識關係中的「紅黃綠燈」

作者:lppc
《張老師月刊》2022年12月號540期

《張老師月刊》2022年12月號540期-封面故事:如何辨識關係中的「紅黃綠燈」

撰文/余佳容

生活中我們對如何吃出健康十分重視,但對關係的「健康把關」卻十分懵懂,什麼樣的關係可稱為「健康」呢?實為大哉問!我將不同關係的「健康程度」,以紅黃綠燈比喻分類,邀請你一起檢視關係中的各種狀態吧!

危險的紅燈

紅燈時刻:不可能完全沒有以下的狀態,但如果太多,關係因而無法連結,建議先從穩定自我開始,再回到關係。

一、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滿足──沒有自己的關係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滿足。」這句話多麼浪漫,身為心理師的我,卻必須告訴大家,這句話多麼危險!

「每天早上去市場,買好全家愛吃的水果及蔬菜,挑著老公喜愛的蘋果,還要繞路去買挑嘴女兒喜愛的進口葡萄,最後想到週末要去婆家,順道買個乾貨,當做伴手禮吧!回家後,再把一些可能快爛掉的蘋果挑起來,先吃掉,把進口葡萄趕緊洗一洗,弄了一上午,想到大家滿足的笑容,覺得幸福又滿足。」

故事停在這裡,或許你會覺得,是一個賢慧的女性,還很體貼大家的每一個喜好。這個情節持續兩年,都還很幸福美滿,但經過二十年,還會延伸出下列劇本。

「我看到女兒把葡萄籽丟在衛生紙上面,連垃圾桶都不丟進去;老公連把碗筷放進水槽也不肯,真的是把我的付出當作是應該的嗎?我才突然想到,每天連我喜愛吃的水果都沒時間買了,大家還這樣對待我?」

關係中,如果時常以他人的需求為主,認為這是唯一能讓你感到幸福的方式,偶爾為之可能是一種貼心的展現,若時常如此,將讓你不自覺累積「委屈」,這樣的狀態在關係裡絕對是警訊!

二、如果我這麼做好像他會很受傷?──被勒索而不自知的關係

「從懷孕開始,婆婆就有意無意的明示、暗示我,希望我把工作辭掉,好好在家裡專職帶小孩。我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但也覺得她說得有道理,『孩子出生後,應該多點時間留給家庭和孩子』。但我還沒準備好當全職媽媽,因此我先請了兩個月的育嬰假,沒想到婆婆知道後破口大罵,說我沒有盡到媽媽的責任。想要反駁她,但看她那麼生氣,讓我忍不住懷疑,我是不是真的沒有盡到做媽媽的責任,真的太自私了?」

在關係中,我們常會不自覺「被苦情牌、道德牌、冷戰牌……」勒索著,會有點不情願、不平衡。勒索者正用這些方式,試圖降低自己的焦慮,沒考慮對方的感受,若在互動中時常出現這樣的時刻,顯示這段關係已陷入很大的危險。

可能需要微調的黃燈情境

偶爾存在關係裡的現象,或許一開始能增進氣氛或暫時給自己一個空間,但長久下來,不妨思考微調的可能。

  • 即使我愛你,但擔心比不上你──感覺不夠格愛你

我的診間曾出現一名男士,由於工作佔據過多時間,因無法有自己的生活感到壓力過大,進而覺得焦慮。爾後我們開始仔細審視工作量、討論工作場域的氣氛、工作的熱忱,但這些似乎不是焦慮的主因。

我隨口問到:「如果不那麼認真工作,會發生什麼事嗎?」

「其實也不會發生什麼事。」

「那是什麼讓你自主加班,明明老闆就說沒關係?」

「可是我老婆賺得比我多……」

「所以你內在有個很深層的焦慮,是擔心比不上太太,因此必須榨乾自己的休息時間嗎?」

關係中,常常因互補而吸引,也可能因互補感到自卑,最終也因互補發生爭執。我們欣賞對方的外向、能力、外貌、個性、處事、才華……,這些在關係前期都是吸引的趨力,但當這些驅力映照自我的時候,會勾起我們的自卑,此時所有不同便形成關係的阻力。當然,這些不同也可能成為我們成長的動力,「因為我擔心比不上對方,因此要求自我更上一層樓」,然而這樣的雙面刃,就是關係中需要小心的部分。關係中若有這樣的狀態出現,是一種「可能需要細微調整」的黃燈,建議可以先找回當初欣賞對方的初心!

  • 「別氣了!還是先買一杯飲料吧!」──面對衝突是冷靜還是逃避?

關係裡的衝突的確讓人很不舒服,衝突時,需要理解不同的想法,接受對方的情緒,要給出改變的承諾,可能還需要解釋自己的立場,越解釋越感到委屈,想說「他不是應該要知道嗎?這難道也要我說嗎?」

因此許多人下意識會先「逃開」這個衝突一陣子,有別於冷靜,「逃開」比較傾向於很難承受衝突的時刻,因此會用打岔的方式逃開不舒服的感受,很難聚焦於表達自我的感覺,也很難討論他日遇到相同的情形可以如何調整。關係中若常常出現這樣的狀態,也需要好好回到自己的感受,多一點承接衝突的勇氣,讓雙方能更有效的溝通!

健康穩固的綠燈時刻

綠燈時刻──下列的描述,若時常發生在你的關係中,那麼恭喜你,代表在關係中你感到安全,目前關係很健康穩固,期待你繼續保持!

  • 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自由──適當的心理界線

當另一半告訴你,下週末要跟好友們去一日遊,單獨朋友們的聚會,你會有什麼反應或想法呢?

A:「我不想一個人在家誒!我也想去……而且一個人要做些什麼?」

B:「知道囉,那我也安排其他事情來做好了!」

大多數人能理解親密關係中容易沒有心理界線,但時常忽略親子關係也容易沒有心理界線。以下舉例:

當你把新的生涯規劃,與母親討論與分享時,母親跟你抱持的想法差距非常大,你會回應什麼呢?

A:「好吧……那我會照你說的去做……。」

B:「你講的我會參考,但其實我有不同的想法……。」

心理界線十分重要,有界線的關係,能讓我們安全地表達自我感受。有心理界線的關係定義為:「我能自在的有我的生活,不需要時時刻刻依附你,且在我與你不同的想法時刻,我也不用擔心你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關係。」關係中保有「我」的樣貌、「我」的時間、「我」的感受、「我」的想法,這樣的狀態也代表關係有足夠的安全感,讓你能很自在地表達自我,不用因他人的情緒而掩蓋真實的感受,是很健康關係狀態的展現!

  • 自在的我是你最喜歡的樣子──我無條件值得被愛

兒時,不用因為考得不好,而擔心不被喜愛;青少年時,不用因為臉上的痘痘,擔心不被喜愛;成年時,不用因為不夠亮眼,擔心不被喜愛。

在關係裡,你能抱持「不用害怕被扣分」的心態和任何人互動嗎?或是能自在真實的與對方互動嗎?親密關係中,很自在的行為莫過於用娃娃音與另一半互動,《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指出,這也是一種對不害怕被扣分,能很自在真實做自己的健康關係樣貌喔!

  • 經營的技巧不只有花與巧克力──這就代表著「我們」!

友人曾與我分享,因為倆人不擅於言詞的支持,也不會刻意過節,但在他們之間有一個默契,當他們感覺對方今日特別累時,會為對方在桌上擺上一杯牛奶以及兩塊餅乾,以表達撫慰以及關心,這是他們獨特表達關心的方式。

當關係越來越穩定,生活便有了固定的節奏與軌跡,你們兩人可能會有許多相同的行為或生活儀式,例如週末一起煮飯、月初尋找新的餐廳,有時候是因認真經營維持而來的,有時是自然形成的。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若關係中有著屬於「你們」的暗語,就代表關係是很穩定的!

關係中,可能不一定時時是綠燈,偶有黃燈,也可能在重大轉換之際出現紅燈,邀請大家檢視每一段關係的狀態,調整到最健康、最自在的方式與他人的互動!

余佳容
童伴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臺北晚晴婦女協會、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宜飛團隊。
日安,生命如旅客般孤獨且無常,不知會在哪裡嘎然停駛抑或因故停靠,期待無論雨晴,我的文字能在這生命旅程中給您不同感受和視野,一起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張老師月刊》540期

相關延伸話題,【安心下午茶podcast】歡迎收聽!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壓力爆表了嗎?

作者:lppc
《張老師月刊》2022年12月號540期

《張老師月刊》2022年12月號540期-封面故事:壓力爆表了嗎?

撰文/廖偉玲

近年來反覆上升的疫情,還有國際間的動亂,讓我們熟悉的生活型態產生巨大的變化。戰爭引發的通貨膨脹讓食衣住行無一不漲,疫情影響了每個人的工作與家庭生活,至今脫不下來的口罩,就好像一直不曾消失的壓力。面對混亂的世界,你適應的如何呢?

最近三個月來,是否曾出現下列的狀況:

  1. 容易感到緊張、焦慮不安。
  2. 容易感到沮喪、情緒低落。
  3. 睡太多或睡眠品質不佳(睡不著、睡不好、太過早起)。
  4. 身體不舒服(頭痛、肩頸痠痛、腸胃不適、容易疲勞……)。
  5. 注意力很難集中、常常忘東忘西。

上述這些壓力下的身心反應,每個人或許都曾在考試、面試、或家人生病的時候感受過。這些有期限的「短期壓力」,通常在事件結束後就能恢復元氣。但像疫情、工作、養兒育女這種沒有期限的項目,可能會帶來「長期壓力」。如果適應不良,容易使人的身心失去平衡,出現各種症狀,像是疲憊不堪、情緒不穩、飲食或睡眠狀況異常、注意力難以集中……。

既然生活中的長期壓力難以避免,我們又該怎麼做呢?本文將介紹幾個簡單的減壓技巧,讀者不妨現在就試試,哪個最適合自己。

專注呼吸就能減壓

「正念減壓」是目前風行全世界的減壓技巧,經過許多研究證實,能有效減壓、提升韌性、減低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我自己也受益匪淺,常常在工作或諮商時分享。此練習模式是由卡巴金博士萃取東方禪學的概念發展而來,他定義「正念」為「有意識且不帶評判地觀照當下」

我們的大腦相當靈活,轉瞬間就能產生各種念頭,擔心未來,懊悔過去,這些對過去跟未來的各種評判跟想法容易引發情緒,放大壓力感受。例如在疫情期間,只要稍微有一點感冒症狀,就開始擔心自己染疫;到人多的地方會緊張,害怕接觸到病毒,擔心染疫會影響工作。

就正念的觀點來說,這些想法並不等於現實,而且會引發各種情緒跟壓力。正念練習能幫助我們回到當下,對這些想法更有覺察,不被其困住。所以正念練習,也是專注當下的練習,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利用呼吸當「錨」,來專注在此時此刻:

  1. 調整好自己的姿勢,舒服地坐好,讓身體保持放鬆,脊椎挺直,感受雙腳跟臀部被椅子支撐得很好。
  2.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觀察呼吸時的身體變化;每一次呼吸時,胸腹如何起伏,氣息如何從鼻孔進出。也觀察每個呼吸的間隙,吸氣吐氣之間的停頓。
  3. 你會發現注意力很容易跑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注意力從呼吸跑開,就溫柔地把注意力帶回來。維持數分鐘。
  4. 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做這個練習。

壓力越大,越要刻意滋養自己

阿斯伯格(Marie Asberg)教授曾經提出「疲憊漏斗」的概念,當我們處於長期壓力下的時候,容易順著漏斗往下滑,導致身心越來越耗損。漏斗的頂端是美好平衡的生活,漏斗中央是各種壓力症狀(睡不好、煩躁、身體不適),漏斗底端是無望與疲憊。

掉進疲憊漏斗的原因,是人們處在壓力情境時,會為了集中火力完成眼前緊急的事件,放棄較不緊急的活動。看似合理的選擇中,隱藏著巨大的陷阱,因為這些緊急的事情,通常是工作或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而看似不緊急的活動,卻包含照顧跟滋養自己的活動。例如當我們工作壓力大時,會為了忙工作,而減少每個月的好友聚會、每個禮拜的瑜伽課、每天的泡澡時間。結果滋潤自己的活動全被刪光,每天只剩工作,當然會日漸疲憊。

現在就檢視一下你的生活中,有多少時間拿來照顧自己吧!

廖偉玲
諮商心理師/企業講師,《致富的力量》作者,輔導諮商與遺傳學雙碩士。
創辦 meetype.com,希望以 web app 的方式,推廣心理健康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張老師月刊》540期

相關延伸話題,【安心下午茶podcast】歡迎收聽!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新住民家庭的中年男子與外籍妻子的甘苦寫照—以《阿紫》為例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讀者投稿–新住民家庭的中年男子與外籍妻子的甘苦寫照—以《阿紫》為例

撰文/張永霖

        《阿紫》紀錄片真切地生活經驗反應出許多台灣中年男子與外籍媳婦兩人婚姻的感嘆與無奈。片中的阿龍是一名患有小兒麻痺的中年男子,經歷工作失敗後,回鄉務農,原先有個心儀對象,但對方父親因男子小兒麻痺及家庭背景不富裕,最終這段感情告終。隨阿龍邁入中年,在母親的安排下,半推半就地娶了外籍媳婦—阿紫。然而,阿紫原先在越南也有個如意郎君,但因家中經濟不好,無奈下僅能放棄愛情,遠嫁台灣,彌補家用。兩位原先各自擁有一段美好愛情,但敵不過現實與經濟的考量而分開,進而成就了這段跨國婚姻。

        在本紀錄片充份表現出社會上對男女期待差異,阿龍因沒錢且身殘遲遲無法有一段婚姻,筆者想阿龍對自己的處境應該也感到無奈,而這樣的處境也正是許多中年男子的縮影。這樣的中年男性大多被社會期許所綁架,最終在抉擇要不是娶外籍新娘,要不就終生不娶。被綁架的不僅是阿龍,還有阿紫,為養活遠在越南貧困的一家老小,被迫嫁來台灣,為了就是希望能讓家裡有好一點的生活品質。紀錄片中阿龍說到:「在越南,嫁女兒比賣一頭豬還不值錢」,這反應出在金錢與親情的權衡下,女性為這娘家生活經濟維持的「貢獻」而犧牲。筆者很佩服阿龍與阿紫在這辛苦窘迫的婚姻中,仍願意持續走下去,照顧兩個女兒。片中提及,許多外籍新娘待存夠足夠的錢後就會逃跑,甚至把兒女丟下,獨自回國,兒女在沒有母親的依靠下,父親就要擔起單親的重任,這一定是個艱難的任務!筆者聯想到阿龍體貼阿紫繁忙工作又要回家幫女兒洗澡、做家事,他想幫忙但也不便。倘若阿紫哪天如同其他外籍新娘逃跑了,這不知該讓父親多麼不知所措。

        阿龍的生活就如同我們家中的父親形象,自己省吃儉用,為了讓女兒可以好好讀書,同時也供妻子把錢匯回越南給父母親,還要在媳婦與婆婆間調解婆媳紛爭。不擅於表達的阿龍,獨自默默承受著許多壓力,努力擔起父親、丈夫、兒子的角色,實感辛勞與感嘆。在筆者的生活中,也一樣看見周遭的新住民家庭有類似的生命經驗,讓我對這部影片有更深刻的感觸,在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下,迎娶一位外籍新娘,其實路途是很坎坷且辛苦的,並非世俗大眾所想的一樣花個十幾來萬就可以得到一個老婆。在文化、教育、信仰、生活等背景差異都需要磨合,此外,也並非代表花了這筆錢就等同「買了個老婆」!更多的是要開始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相信透過本紀錄片,可以提供更多人認識低社經地位的男性迎娶外籍新娘的不易。

        台灣現今新住民比率很高,但對於東南亞外籍配偶的負向刻板印象仍非常嚴重,我們有嚴重的偏誤,因為並非所有的東南亞外籍新娘都僅是為了金錢而來。在本紀錄片中,阿龍看待阿紫是一名妻子;阿龍的大哥看待阿紫則是一名外籍傭人;阿龍的媽媽看待阿紫則先扣上過去外籍媳婦逃跑的刻板印象,由本紀錄片可看到我們對外籍媳婦的友善程度欠佳,也希望透過本文章,給更多男性同胞意識到外籍媳婦與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不是用錢買一個老婆,而是用心迎娶一個老婆」,我們需要提供外籍配偶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聽懂未被訴說的故事:催眠,喚醒醒內在療癒者》作者序

作者:凌坤楨
Photo from pexels

撰文/凌坤楨

我一直記得夏琳.艾克曼(Charlene Ackerman)說她故事時的神情。

在20多年前的催眠課程上,來自美國的夏琳是高階催眠講師,60多歲的她親切和藹,常常爽朗大笑。到了課程尾聲,她說起自己為什麼走入催眠這一行,甚至還成為訓練師教授催眠的緣由。

她原本是房地產經紀人,生活順利無憂。一次意外導致她命危,送到醫院

時,已是最後的時刻了。她感覺自己飛升了起來,看見底下的自己和周圍的醫護人員,然後被吸引到一個充滿光的空間⋯⋯(哇,這些書上看到的瀕死經驗,被眼前這位老師懇切道來,開始鬆動了我的理性腦。)在光裡她對生命有一番全新的理解,以致後來她轉向全然不同的生涯,餘生致力於一件事情。

她看著臺下專心聽講的我們,說到有件奇妙的事情很多年來始終不明白,在回來的過程裡,她在光裡飛行,進到星空,然後越來越接近一顆寶藍色的星球。她看到地球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很奇怪地,地球上有個光點一直閃耀著,她不知道是什麼,那個光點一直在一個定點閃著,那是一個她不熟悉的地理區域。

她活轉回來後,知道自己將轉向心靈的領域,並成為催眠師。那個強烈的景象在腦海裡縈繞不去,她找了地球儀和地圖查對半天,找到光點所在之處位於亞洲太平洋側的一個船形小島上,雖然還是不明其意,但她記下了這個地名。又過了很多年,她成為卓越的催眠師以及系統裡的高階講師。在1999年,一位也跟隨王輔天神父學習NLP的學姊南儀,在美國遇到了夏琳,感受到其教學的專業之後,開口邀她來臺授課。

「於是這一切串連起來了。」夏琳在這裡停下來,大家都摒住氣息,這實在太酷了。她望著我們這第一批學生,說:「我知道我回來的一個任務,是要把光傳下去。」

那時我還年輕,滿腦子科學思維,在理性上對於所謂瀕臨死亡經驗和預見未來,仍有幾分懷疑,但同時我也感覺到內心深處有條心弦被撥動了。或許是當時的氣氛很溫暖,或許是夏琳充滿情感的聲調感染了我。直到若干年後我在催眠實務領域裡,也有了自己的超常經驗,開始明白她說的,生命有一個偉大的計畫。

在我開始發想寫本書談催眠治療,以及傳遞這20年來的教學經驗時,不斷湧現許多人的故事,他們受苦但同時有著強韌的生命力,那些故事觸動了我。

我有個催眠回溯案例是一位每逢下雨天就心情不好、走在路上會心慌、經常扭傷腳踝的女士。(這案例太讓我印象深刻了,我也把她寫在前一本關於療癒的書裡。)多年來她無法解決這種奇怪的情況,找醫師檢查也沒有任何生理上的問題。催眠中她回到在鄉下讀小學的時刻,那是一個大雨過後淹水的鄉間道路,上學趕路的她被沖入溝渠中的急流。催眠中重現了她當時差點溺水的情景,而這是她丟失的記憶。

她在教室地板上爬行(從溝渠中爬到路面),邊喘氣邊流淚地說:「還好我活下來了。」奇妙的是,這次催眠療程之後,她的那些症狀完全消失──殘留的創傷能量釋放乾淨之後,她的內心深處真正感受到安全,潛意識這才撤除了那些警戒的訊號。

另一位高中女生經常莫名地對父母生氣,有時會在房間裡踱步幾個小時無法靜下來,她也無法忍受別人的遲到,超過五分鐘她就會暴怒離去⋯⋯。催眠回溯時,浮現了她3歲被放置在醫院走廊椅子上驚慌哭叫找不到媽媽的情景。被壓抑在底層的被拋棄的恐懼,成為後來莫名的情緒和憤怒。試著這麼理解,她的怪異情緒和過激反應,都意味著她內在的小女孩還在醫院椅子上害怕哭泣著,等著被救回來。

我還認識一位每天夜裡一定得要東摸西摸拖延到凌晨2點才能入睡的中年男子;一個不斷要買新衣服,但買了不穿甚至連標籤都不剪下來的女孩;還有一個情緒一來就無法控制會痛打女兒的母親;有人則是經常做淹水而死的夢境,搞得神經質難以靠近水池。

這些人都是好人,他們努力生活,爭取想要的幸福。但在某個無法理解的潛意識層面裡,有些力量持續作祟著,讓他們受苦於莫名的情緒困擾、強迫的行為衝動,或遭受身心症狀多方面的折磨。這些原因不明的焦慮與恐懼,是發生於過往,被遺忘了的某些事件,佛洛伊德會說這是潛意識的壓抑,是一種保護機制。

那些症狀底下的故事不在意識裡,當事人無法知道也難以解決。催眠能用以幫人打開這個封藏在潛意識裡的故事,從而帶來清理與療癒。在此,催眠更像一個解謎的過程,就像催眠治療大師艾瑞克森所說:「催眠,是一個喚醒!」

這是我喜歡運用催眠的原因,它能繞過頭腦意識的監控與評斷,進入潛意識的領域,在那裡,有著被我們遺忘的童年故事、被壓抑的情緒,當然,也有著豐厚未顯的潛能、創造力與復原力。作為催眠治療者,我們獲邀進入個案心靈的隱密角落,陪伴著案主傾聽潛意識中想要訴說的故事。更進一步,協助他們釋放當時的哀傷與驚懼,把遺落的內在孩童擁抱回來。

生命確實有祂的計畫,行過死蔭的幽谷,人們總會踏上一條療癒的道路,拾回內在的平靜與自由。

書名:聽懂未被訴說的故事:催眠,喚醒醒內在療癒者

出版:2022年11月

生命是流動的──除非它被卡住。讓愛被阻礙的,是一份壓抑在意識底層的,久遠但強烈的生命經驗,封存著淚水與哭泣,憤怒和厭離。那股強大的動力掙扎地要出來,於是,就有了症狀……這也是為何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派會這麼說:「症狀是一種表達。」

作為催眠治療者,透過一套引導程序,我們有榮幸獲邀進入個案內在幽微的心靈角落,陪伴著案主傾聽潛意識透過那些反覆出現的衝動,那些惱人且難以去除的症狀想要訴說的故事。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蚊香

作者:lppc
Photo from photo AC

讀者投稿

蚊香

撰文/王映涵

夜深了,眼皮不知道是一天的哭鬧還是疲憊或是藥物,看看時間剛過十二,我才躺平沒多久,就聽見熟悉的惱人聲──是蚊子翅膀在空氣中震響的聲音,我悶著頭,躲在棉被,秉持著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精神,想要就此和解,可這狡猾的小東西不放過我,還是在我身邊輕盈的唱著晚安曲!

我火了,放入水藍的蚊香片,要死一起死好了,抱著玉磚碎瓦的決心,按下開關,不知道是否心理作用,逐漸睡著──醒來,換來可惡的紅吻一個在臉上,這個老不死的飛行物體。

記得以前小時候,爸爸總帶我們去圖書館或書店,然後就在各室噴起克蟑或防蚊液,等我們回來有時就會發現蟑螂的屍體,或者炎炎的夏日,點起綠色如蛇捲曲起身體的蚊香,讓房間充滿那令人不是很舒服的味道,以減少睡眠時的干擾物,長大後,科技發達,有防蚊片也有水氣式的,我們還停留在防蚊片的階段──爸爸總是叮囑著睡前先點著讓房間有這味,等等才好眠,要不,睡時點了,對身體也不是很好。

防蚊,讓我想到爸爸的細心貼心還有對我們的體貼,想起從小他總殿後的噴著克蟑的身影,我忽然思念起那個身影了。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春意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讀者投稿 春意

撰文/王映涵


點點閃爍的春意
隨風攪亂
心情

思思念念的春
開了滿頭的白
吹皺了我的心

隨風起的
不是雪
而是你說的片語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我的喪親悲傷療癒經驗及啟發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讀者投稿      我的喪親悲傷療癒經驗及啟發

撰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生命教育碩士班張舒惠

八年前我母親因突發性的腦中風而離開人世,但安慰的是在母親走後的半小時,幸逢佛教正德佛堂助念志工來家中為母親助念,過程中不斷地開導及提醒母親萬緣放下,並秉持著唸誦聖號,開示母親堅定「信願行」的正念及信心。在師兄師姊為母親助念的期間,我看到母親遺容逐轉紅潤且遺容安詳,讓我感到很安慰與心安,感動又感恩。此時,我想我的悲傷心情已被療癒大半了,不再那麼難過與傷心,感念之情至今仍難忘懷。

也因為個人有了這樣的經歷,一直在我心中有著自己做得太少,深覺得人生的意義及目的是什麼,即為何而活? 我想没有比為人付出及利益助人更實際了。
為了尋求生命意義及療癒內心對母親離去的悲傷情緒,我除了閱讀許多與提昇靈性的相關書籍外,也仔細研讀悲傷輔導相關理論,以及參與佛學相關禪修課程,來探討死亡與生命意義,尋找生命的答案。

尤其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心念的重要性,當我們心念轉了,行動也有所改變,也變得更積極向善。誠如日本江本勝博士的神奇水結晶實驗(陳滌譯,2015),另有學童利用植物與土司、米飯等等……做實驗,對植物說讚美的話語,植物懂得讀「心」;心念善了,即使是水也能形成美麗的水結晶。前述種種皆證明心念的重要性,即心存正念,便能體會生命的美;且我們當下每一刻的善念,也深深地影響我們週遭的人事物,也使得大家一起變得更好。

當我在閱讀了《生死習題──人生最後的必修課》在書中許禮安醫師在序言中道:「從現在往後看,每個人好像都有無限寬廣遙遠的未來;但是從死亡終點往前看,我們都只擁有短暫的現在」(鄭清榮譯,2009) 。從許醫師這段話語中,更體悟到生命的稍縱即逝,因此,我們應該更達觀地重燃生命的價值,讓生命更有發輝的光彩的空間。

尤其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強調生命的可貴,執著延長生命而排斥死亡,並將死亡當作是生命的終點,而感到失落與悲傷。如同空中大學《生死學》一書提到「死亡是人所能經驗的最大的失落與悲傷;故若一個人平常就未能處理失落及捨下的經驗,對於死亡就會充滿畏懼」(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2005,頁108)。但是死亡,這與生同等重要的大事,難道給予我們的僅僅是恐懼與悲傷嗎?凱思林.辛(Kathleen Dowling Si)在《好走》一書提及瀕死經驗者經驗到死亡是一種非凡的感受,包含平靜、極度幸福、遼闊、信任或篤定,以及放鬆 (彭榮邦、廖婉如譯,2010)。因而,若能從以上對死亡的這些視角來理解當我們在面對死亡傷痛時的態度或情緒,如能反觀生命的本質,確能找尋其真義而逐漸我們的療癒悲傷。

而「佛教對於生死則揭示生命的轉換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每期雖有不同生命體及現象,但是生命本質卻持續存在,不曾消失。生死、死生是連續的循環,死亡不是結束,是生命另一期的開始」(取自《蓮花往生淨土手冊》)。又在聖嚴法師的《生與死的尊嚴》一書中指出「世間無常、人命旦夕,死亡何時來臨往往無法預料。但佛法卻教導我們不必焦慮,以感恩心及歡喜心面對『生』與『死』並隨時為死亡做好準備,可以在活著時珍惜生命,盡今生的責任努力奉獻,成長自身智慧,提昇生命意義與品質……」 (聖嚴法師,2017)。由此更能體認當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悲傷情緒時,可賦予正向意義而得到轉化;而非只執著於悲傷痛苦的情緒。

再者,如果我們對死亡無法用開放的心及多面向的觀點來對待,生命將永遠只在焦慮中度過,因為死亡與生命是一體的。誠如張淑美教授在《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一書的序中言:「死亡不必然隔絶我們與過世的人,它可以是生命的轉捩,如同一扇門…所愛並未消失,只是離開此世,透過某些方式也許我們會再重逄……」 (張淑美,2009)。由此我們可以瞭解死亡非永遠地消逝,而是具有意義與學習的價值的,然而我們的心是需要用愛與包容來善解。

當我們能同時接受死亡,悲傷就能順利療癒。而如何從死亡的負向情緒轉而尋求其所帶來生命意義的正向價值,認知死亡與生命意義的實質內涵,能坦然面對死亡及幫助臨終者安然面對死亡,進而克服或減輕面對死亡事實時所產生的心理情緒,是每個人最終必須面對且學習的一項課題。

參考文獻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著(2005)。生死學。空大
(許海燕譯,1997)
Singh,K. D.凱思林.辛(2010)。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  化(彭榮邦、廖婉如譯)。臺北:心靈工坊,頁424。(原著出版於1998年)。
張淑美,(2006)。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復文。
聖嚴法師(2018) 幸福告別──聖嚴法師談生死關懷。臺北:法鼓文化。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遇見街貓》──共同努力生存的夥伴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讀者投稿《遇見街貓》──共同努力生存的夥伴

撰文/王映涵

電影《遇見街貓》是講一個正在接受戒毒治療者遇到流浪貓的的故事,從小遇到父母離異而失去自己的他,因為毒品過的渾渾噩噩,幸好他靠著音樂街頭賣藝,雖然無法溫飽,但是跟其他街友比起來,彷彿還有夢的樣子。


雖然他不斷的因為朋友的關係又沾惹到其他毒品,差點致命-但是,幸好社工相信他,為他爭取到一間公寓。另外,與街貓的相遇也是他的幸運。


要獲得貓的信任相當不易,尤其是街貓,但是,他除了給牠餵食過,當牠生病時,他也想辦法要治好牠,以免他致命;男人甚至幫街貓結紮。慢慢的,男人取得了街貓的信任,他們成了一起共同努力生存的夥伴。


動物是比人還靈性的動物,我一直這樣覺得:當他下定決心戒毒時,因為好友的相助,動物的陪伴,最後成為一個新的自己,可以驕傲的去見父親。

此電影中也可以看到父親不論東西方,都是不擅長表達愛意的,當父親拿出他十一歲時的照片,說:「我一直沒放棄過你」時,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甚至把貓當作孫子時,我相信,很多人看到內心都無法不被觸動。


看著主角從賣藝到賣雜誌,最後成為暢銷作家,終於有能力給自己好的生活時,我相信,這就像那本雜誌的口號──不要靠別人給的,要自己去賺!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然,我們不會白白來這一遭!

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了。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拚湊與了解》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讀者投稿   《心靈積木》──拚湊與了解

撰文/王映涵

   

       看完《心靈積木》中的布倫因為積木,跨越時空,回到數十年前,回到才十歲的爸爸的家,與小時候的爸爸相處了一天,甚至成為朋友。在這一天裡,他認識了爺爺、奶奶,看到了姑姑和叔叔們年幼時的模樣,但最重要的,他看到父親小時候所過的生活,父親身為家中長子必須承擔和忍受的一切,更看到爺爺那一代用多麼嚴峻且不流露任何情感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子女。

       相形之下,他實在是太幸運了;他父母不但事事為他著想,爸爸更不會無理地打罵他。他也體認到,爸爸具有驚人的毅力,而且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勇氣去承擔不公平的指責,雖然這造成他日後或許顯得懦弱、沉默的個性,但他的責任感和為家人的犧牲卻深深感動也震撼了布倫。布倫得到一個結論︰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必須在他小的時候就認識他,才有可能。

       我想到我跟家人之間,也是在熟悉中有著摩擦,這些摩擦或許都是因為彼此太近的距離,其實不只孩子跟父母之間,很多夫妻結婚多年,卻還是活在不了解當中。就好像日劇《夫婦》中的山口華46歲了,結婚25年來都活在不了解當中:不了解自己真正要的,以為支持先生成功就是自己的幸福。不了解關在家裡當主婦,其實已經和社會脫節,什麼也不懂。不了解自己並不想跟箱根旅館的楓葉一樣,即將什麼都沒有地凋零。而因為一次的離家出走,四處看了看人、事、物的她,終於有了「跳脫原有框架,到社會上活出自己」的體認。

       當然,我不可能像布倫一樣,去認識爸媽小的時候,去看看他們曾經如何艱苦的生活,曾經忍受怎樣的誤解和不公平,怎樣的掙扎和怎樣的成長。可是,所有的認識就像積木般,從碎片開始拼湊,就好像我跟弟弟間,藉著文章藉著話語,明白弟弟的心思以及曾被壓抑的夢想,那夢想在現實中,是這麼渺小,只能就現有的,找最可能實踐的路去走;弟弟希望我也能實踐自己的夢想,因為還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有成夢的可能!

       其實藉著像積木般的拼湊,我理解弟弟的用心,然而有意義或無意義的判斷,恐怕也不是當下能決定的!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有一天可能能更接近夢想一些。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3

《死亡醫師的遺產》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讀者投稿      死亡醫師的遺產

撰文/王映涵

       最近看了日本電影《死亡醫師的遺產》這部爭議性很大的電影後,想起之前因為台灣不通過安樂死,而特地花錢去瑞士安樂死的傅達仁的新聞。

       雖然台灣去年推動DNR,讓我們可以選擇放棄急救及心肺復甦術,甚至推出有條件限制的安寧療護,但也非所謂的安樂死。

       雖說醫療進步,讓某些人變得非自然死亡。看到影片中的死亡醫師專找那些癌末病人不收報酬的讓他們擺脫痛苦,並且拍攝短片中的主角們,還有一抹死前的微笑,死亡醫師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是一種救贖。然而,對於警方而言,覺得是蓄意殺人,並且積極辦案。

       當刑警犬養看到家屬包闢死亡醫師並且說死者得到解脫時,對著最後一名父親說:「那是因為孩子體貼,不希望你再受苦,其實還希望可以在一起」時,說了句──「你還真是殘忍」。

       到底家屬要如何面對癌末的家人?或者病人真正的希望是什麼呢?

       或許這也是台灣還無法推動的原因吧!當我們的醫療進步的同時,有些病人如一開始影片中無法再負擔醫藥費還有家庭的太太,身心俱疲說感謝死亡醫師不收報酬的讓癌末的丈夫平靜走完一程;但是,對孩子而言,死亡醫師卻是殺死爸爸的壞醫師而報案。如果家屬有意見不同時,該如何決定呢?

       很多治療在台灣是需要自費的,等達到標準予以給付時也是很嚴重的時候了,這樣的醫療是好是壞呢?有些人甚至沒有保險,即便醫師說要住院或者打生物製劑也沒辦法。

        醫師曾說藥物治療必有其副作用,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然而身為免疫病人,周旋在各科檢查治療及不斷增加的藥物時,還有許多自費藥物或者耗材。隨著高齡化,對有些不達重大傷病或者未符合身障標準的人,就醫也會是很大的經濟負擔。

       到底安樂死對一些重病病人及家屬是解脫還是謀殺,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些人怕的是失智;有些人是怕延命治療,有些人就像犬養刑警的女兒等著器捐可以跟爸爸一起生活下去,雖然目睹好友氣喘發作而亡感到害怕,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最後可以像她後悔幸運的被救呢?

       死亡醫師在影片中覺得那些病人臨終前的死亡微笑很美,自命幫他們解脫痛苦,但是多少人希望可以活命卻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