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我和我

作者:lppc
Photo from Pexels by Hudson Marques

讀者投稿-我和我

撰文/王映涵

       日劇<蛋糕上的草莓>中說到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兩個「自己」,性格與價值觀完全相反,而那個膽小懦弱卑鄙的自己才是真的自己,另外一個自己是為了使真的自己得到幸福而生的,那個自己是自己的朋友,直到我們有一天遇到愛的人,那個自己才會消失,因為所愛的人會代替那個自己守護真正的自己-愛,是為了變得更幸福,於是人們開始一種尋找自己尋找愛的使命!當我看到,身體裡兩個「我」都被劇中佐柏的畢業致詞給動容了。

         自己明白,那兩個自己就像我在社會跟理想中的搖擺-其實是一種相互制衡在尋找平衡的力量,一種中立的力量,不像《二十四個比利》那樣,誰都是主角,並不需要藉著另一個我來解釋自己的不完美,讓自己保持不失衡。

         我相信,每個人的身體和靈魂裏,都擁有極端矛盾兩種以上的個體,不斷在說服自己,與否定自己之間拉鋸著;就像認識我的人曾說我有個不斷問問題的毛病,因而把自己陷在層層的問題中,我知道有些東西沒有答案,可是就是不由自主會去想,想些別人所謂的有的沒的-米蘭·昆德拉不也預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牽掛一個人是美麗開始的時候,卻也發現是不快樂開始的時候。我對同學說我連根據科學的醫師都不信任,又何況是容易變化虛無飄渺的感情?

         然而,因為別人一句話,那樣的在乎人的我,面對自己所在乎的人,面對曾經允諾卻生變的情感,又該如何自處?就像不斷抱怨工作課業,減少與別人交際,午休時對著電腦吃便當不與人交談的我,在離開公司後,還是會懷念同事主管的建議勸勉鼓勵,以及那時的焦慮-不喜歡自己太過的在乎,也許是自私也許是我的自我防禦,開始喜歡一個人去做一些事情,像是閱讀電影書寫美食等等,都可以是一個人的活動;畢竟,有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才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內心的空虛和需要。

          前陣子整理出以前的考卷成績單、上課紙條、信件卡片時,我順著文字 掉入回憶,有時候回頭看看自己以前文字的紀錄,發現還是可以看到當初的感動困惑。然而,空間有限,當我將一些捨棄,歸於紙類的資源回收時,似乎也放下了些什麼。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資源班特殊需求領域之社會技巧教學輔導案例-樹葉

作者:lppc

讀者投稿-資源班特殊需求領域之社會技巧教學輔導案例-樹葉

文/王菀婕教師
圖/pexels

一、引言
  特殊教育學生與同年齡學童溝通互動技巧普遍性不佳,特殊學童的溝通表達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有鑑於此,特殊教育教師有必要發展社會技巧領域課程設計,教導特殊學生的溝通表達與人際互動的能力。以此實務案例與教育界同仁分享。

二、實務案例
  個案為國小三年級學生,具有特殊教育身分—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具有清楚的表達能力,在原班級可以和同學相處互動,但在與同學相處上容易因為小事情產生誤會和人際摩擦,欠缺處理人際相處互動問題的能力。在學校和安親班和同儕相處互動的過程中,偶會出現較特別的行為反應,此類行為反應與溝通互動方式,與同年齡學童相較,溝通互動技巧明顯落後。因此,資源班教師安排設計社會技巧課程。

  學生家長打電話給資源班教師,我接到家長尋求協助的電話,在電話中家長告知我事件發生的細節,家長發現學生訴說此事件過程時,學生有明顯的情緒,因此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被同學欺負。家長希望資源班教師能協助個案。
  在資源班課堂中,老師詢問學生當時發生的事件過程細節,學生可以自行具體詳細的描述事件發生的過程。事件過程如下:
  放學時,學生在安親班的集合地點處排隊集合,在等候其他同學時,同學拿了小片的乾枯樹葉往個案的右手手臂摩擦搔癢,個案會怕癢開始往四周奔跑,同學於是追著個案跑。後來,安親班老師出現在集合地點,個案立刻向安親班老師報告。回家後,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適應情形,個案向父親再描述了此次事件發生的過程。

二、案例分析
老師聽完了學生敘述,心裡納悶著:為何個案會害怕一片乾枯的樹葉,當時要立刻跑開?
老師詢問學生:他當時為何會害怕樹葉?
學生:我會怕癢
老師詢問:同學當時怎麼做的?
學生:在自己的右手示範樹葉輕微摩擦手臂的動作
老師:好的,老師知道了。接著問:樹葉摩擦手臂皮膚,你會覺得很癢,是嗎?
個案:點頭,回答對。
老師此時想起個案在二年級資源班課堂上,老師有發現個案有觸覺敏感的現象。
觸覺敏感:是身體的感覺系統呈現過度敏感的現象,會出現特別怕癢的症狀。
老師詢問學生:為何你會害怕樹葉?會開始跑開?
學生:我怕樹葉裡面會有毛毛蟲。以前我在念幼兒園時,有乾枯的樹葉,裡面躲著毛毛蟲,當時我被毛毛蟲嚇到了。

老師從個案的陳述內容,發現個案會害怕乾枯樹葉的真正原因,是過去的恐懼毛毛蟲經驗,導致個案看到乾枯的樹葉立刻聯想到毛毛蟲。個案表達出在幼兒園時,他從乾枯樹葉中發現了毛毛蟲,當時非常害怕毛毛蟲的經驗。
老師明白了事件發生的緣由後,開始引導個案應該如何和同學溝通表達的對話。

以下為師生引導的對話內容:
老師告訴學生:同學當時是和你一起玩。你會怕癢,不喜歡這種動作?你可以告訴同學,你會怕癢,請他不要這樣做。你可以怎麼說?
(老師請學生在課堂中表達出來,把對話句說給老師聽,老師可以適度修正對話語句,再請學生練習說出來)
學生:我會怕癢,請不要對我搔癢。你如果不停下來的話,我會告訴老師。

三、結論
學生從老師引導的對話練習中,學習和同儕溝通互動的對話。老師告訴學生事情發生的當下,是可以試著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學生明白透過恰當的溝通表達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作者簡介

王菀婕

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長期擔任國小資源班教室,現任台南市國小資源班教師。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桌遊應用在資源班學生社交技巧之課程實例

作者:lppc

讀者投稿-桌遊應用在資源班學生社交技巧之課程實例

文/王菀婕教師
圖/pexels

當特殊教育學童在普通班學習時,出現人際關係的磨擦和言語上的爭吵;或是令導師難以理解,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狀況。身為資源班老師,在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設計桌遊遊戲,協助特殊學生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以下內容為國小資源班學生的案例分享:

 個案是自閉症光譜族群的特殊生,有口語表達能力,缺乏適當的問題解決策略。導師反應個案在中午午餐用餐時,發生了特殊情況,個案在中午的海鮮粥裏面,一看到海鮮粥裏面有切成塊狀的小章魚腳,個案出現強烈的驚嚇反應,使用湯匙將小章魚塊從粥裏面挑出來,連同湯匙丟到了地上。

導師當下詢問個案怎麼了,個案說他不敢吃章魚腳,班級導師有適度的處理,告訴個案不喜歡吃的食物可以不要吃,把不喜歡吃的食物挑起來放在一旁就行了。導師也有發現個案的行為反應過於強烈,對於不喜歡的食物處理方式,並不恰當。

個案是自閉症光譜族群的特殊生,尚缺乏使用恰當的溝通語句和適當的問題解決策略,因此設計問題情境卡桌遊遊戲,訓練個案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在另一堂資源班的社交技巧課堂中,正好有其他學生抽中了此張問題情境卡,抽到情境卡的學生,要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回答出來才算過關。情境卡的問題情境內容:【中午用餐時,餐點出現了你不喜歡吃的食物,你該怎麼辦?】該學生立刻回答,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要吃。

老師接著詢問個案,中午用餐時,餐點出現了你不喜歡吃的食物,你會怎麼辦? 個案想了想,回答老師: 我會忍耐,把不喜歡的食物吃下去。當時老師聽到個案說出這句話的樣子,就好像在背誦書本內容和背台詞的口吻,我聽到這樣的對話,判斷這樣的內容可能是父母在家中教導個案,不喜歡的食物也要忍耐把食物吃下去。

老師告知個案: 不喜歡的食物,可以把它挑出來,放在餐盒一旁,是可以不要吃的。個案聽完了老師說的話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得比較開心,彷彿心中的某種壓力釋放了。

從老師適時的引導中,個案具體明確的陳述出心中的想法,個案內心的想法是不敢吃小章魚這種食物,內心具有某種程度的恐懼感。再加上父母教導個案不喜歡的食物也要忍耐著吃下去,因此心中不喜歡小章魚塊的恐懼情緒被壓抑在個案心中。在真實生活中出現了不喜歡的食物時,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恐懼的情緒,又無法具體明確的說出來,於是在真實情境中表現出不恰當的處理方式。透過桌遊的情境卡,老師適當的引導,可以讓個案清楚的表達出他是不敢吃小章魚塊,個案內心的恐懼情緒也因此得到了釋放。接著,再引導個案如果在生活中,再遇到相同的情況時,你該如何處理? 採用問題提問的方式,可以刺激個案動腦筋思考該想出辦法,解決問題。

在接下來的下一周,資源班的社交技巧課程中,繼續進行情境卡桌遊的遊戲,此次個案自己抽到的情境卡問題內容正好就是

【中午用餐時,餐點出現了你不喜歡吃的食物,你該怎麼辦?】

個案抽到情境卡後,老師引導問: 餐點出現了你不喜歡吃的食物,你該怎麼辦? 個案思考了幾秒鐘後,緩緩地回答,他會用湯匙把不喜歡的食物挑出來,放到旁邊。接著老師再次詢問個案,如果你的餐點裡面出現了小章魚塊,你會怎麼做? 個案想了想之後,立刻回答,他會用湯匙把小章魚塊挑出來,放到一旁去,他可以不用吃小章魚。老師立即回饋個案這是一種適當的處理方法。另外,老師再教導個案遇到不喜歡的食物,還有另一種解決方案: 就是在排隊領餐點時,就可以事先表達 不喜歡吃該餐點,可以不要領取該樣餐點。

從個案的回答裡,可以清楚的知道個案已經學會了使用恰當的口語表達來處理不喜歡吃的食物,取代原本的驚慌失措的情緒反應模式。

本文中使用的桌遊是採用王宏哲醫師<情緒桌遊書:EQ的力量+勇闖EQ神秘島>,書本中提到情緒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情緒不穩,往往是因為發生什麼事都不清楚,因此無從控制,甚至越急、越慌、越氣。而解決情緒就好比大禹治水,重在「疏通」不在防堵;疏通指的是「引導式教育」能讓大腦神經迴路認知到不只有一條路可走,以引導的方式,讓孩子的情緒有出口。父母和老師可以引導孩子每當遇到問題時,自己試著想出問題解決方案,會在大腦的迴路中建立起正向的行為管理模式,以此正向的行為管理模式取代原本的情緒性的抱怨模式。

作者簡介

王菀婕

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長期擔任國小資源班教室,現任台南市國小資源班教師。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夏令,森林兜心去! 余家斌的森林療癒入門手冊

作者:lppc

採訪整理/張老師月刊編輯部
科學資料、審閱/余家斌

不論上班族還是家庭主婦/夫,每天生活都是用盡全力,為了自己的生涯和家庭,往往不敢懈怠。即便得了空,心卻累得連到公園散個步都嫌煩。想求放鬆,只剩癱在沙發上看電視;想要遊戲,只剩躺在床上滑手機,不知不覺日子過得越來越貧乏,人也越來越懶散。玩,不只是遊樂園雲霄飛車驚聲尖叫、海水浴場比基尼沙灘排球,其實可以玩進森林,玩出健康,更能玩到心靈上的富足--本次我們訪問了知名森林療癒專家、臺大森林系教授余家斌,教大家玩一場「森林夏令營」。你所需要的只有踏出一步的好奇心與小小的勇氣,接下來就和家斌老師一起跨進森林療癒的「門道」:

余家斌介紹

臺大森林環資系副教授,印第安納大學公衛學院休閒遊憩研究博士,專長為森林療癒與健康旅遊,研究自然與遊憩活動如何促進健康。目前為臺大實驗林副處長、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秘書長、傅爾布萊特哈佛公衛訪問學者。

森林療癒大哉問

為什麼是森林療癒?

森林療癒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進到森林裡,在林中遊憩,並透過五感接觸自然,進而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但自然環境百百種,何況你家旁邊可能就有大安森林公園,為什麼一定要深入森林呢?因為走進森林中的三項好處能促進健康:

良好的環境

山上能隔離掉大部分的都市污染
有豐富的芬多精、負離子以及綠色環境

抽離壓力源

脫離平常職場與居家的環境
放下盤據腦中的工作與日常瑣事

沉浸的氛圍

藉由五感體驗,與森林融為一體
體驗與都市全然不同的生活節奏

森林療癒的健康效益 中高年族群大推薦

在德國與蘇格蘭,醫生會開立「自然處方箋」,能夠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提升自癒力。日本、韓國、美國也投入了大量資源推廣相關活動,形成每個國家獨特的森林療癒文化。接著就針對中、高年族群常見的幾項困擾,搭配科學實驗的結果,看看森林療癒到底能提供什麼幫助?

改善憂鬱、焦慮發生率

精神病理學家Lederbogen的研究發現,長期居住於都市者,大腦中調節情緒與壓力的杏仁體會反應過度,而居住鄉村者則反之。回歸自然有助於放鬆並改善負面情緒,降低憂鬱症、焦慮症的發生率。

提升創意、注意力與記憶力
Atchley、Ferraro III等專家,針對處在室內環境與自然環境者創造力差異的研究,皆得出處在自然環境有助於提升認知功能的結論。多接觸自然,可以提升包含注意力、記憶力、決策判斷與創意力等認知功能。

調節血壓之效

在余家斌教授針對森林療癒活動出發前後的血壓差異研究中,發現血壓高於標準值者,回來後血壓降低;血壓低於標準值者,回來後血壓則升高,證實了森林療癒體驗對於血壓有調節作用。

強化免疫力

李卿教授針對都市健走與森林健走的免疫力差異研究,發現處在森林中不只有助於提升當下的免疫力,效果更長達三十天,返家一個月後的免疫力依舊比尚未進到森林前還高,足見森林環境對人的免疫力有長期正面影響。

森林夏令營規劃  in  阿里山

知道了森林療癒的種種好處,但要去哪玩?怎麼玩?勢必是許多讀者接下來的問題。於是家斌老師以他實際的帶領經驗,以知名的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為例,來分享幾個景點,以及一些讀者也能自己來的五感體驗實作。

  • 水山步道

全長約一點六公里的水山步道,是過往的森林鐵路,跟隨廢棄鐵軌的動線,路途平緩好走,沿路紅檜與柳林環繞,終點處更有樹齡一千兩百年的巨木,宛若進到宮崎駿的動畫世界中,令人忘懷世俗一切喧囂。

  • 小笠原山

在海拔近兩千五百公尺的山頭上,有著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觀景平臺,看日出、眺望山峰,讓人想躺在其上懷抱天地,澈底沉浸在山巒仙境中。

  • 茶田35號

結合藝文展覽與高山茶產業的茶餐廳,高質感的設計與老闆的一手好茶,領人從人文面向領會阿里山的另一層魅力,適合在山間步行疲累之時,來此處休憩、吹山風、聽故事。

  • 聽覺

坐在森林中一處,拿出一張紙,閉眼細聽環境中的聲音,再動筆畫下。風聲、溪水聲、鳥叫聲……靜下心來你會聽到越來越多聲響,如一場森林交響樂,內心和自然一起共鳴。

  • 視覺

找出森林中的紅橙黃綠藍靛紫,你會發現森林中不只有綠色樹葉和咖啡色樹木,會看到自然中七彩多變的色澤。最後還可以挑一個最喜歡的顏色,拍下紀錄,讓你即便回到都市,也能憶起那個顏色帶給你的喜悅與平和。

  • 嗅覺

山櫻、扁柏、紅檜、柳林……阿里山中豐富的樹種,會帶來不同的樹木氣味,是最天然的精油,只要漫步於森林,就能享受到自然的SPA滋養。

臺北也能玩:余家斌的私房景點

好想立刻上阿里山,可一時實在走不開嗎?家斌老師也和我們分享了週休二日時的好去處: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和陽明山的大屯自然公園。攜家帶眷也能去,吃吃早餐、在廣闊的山地上跑跑跳跳,就能忘懷一週以來的疲勞,又能全家同樂、共享山林之美。家斌老師特別提醒大家早點上山,不只人少清淨,更不用擔心下山時塞車喔。

進到森林的貼心小提醒

  1. 選擇有特定單位管理、規劃,有救護人員進駐的森林遊樂區,可以降低意外風險。
  2. 注意天氣預報、山林的季節氣候,以及一些對人有危害的動植物,可以避免自然帶來的傷害。出發前記得通知親朋好友,臨時危急有人知道。
  3. 登山配備:穿著吸濕力強、透氣性佳、快乾且輕便的衣物最為適當。為了穿脫方便,洋蔥式穿法為佳。記得攜帶雨衣、禦寒衣物、登山鞋、帽子或圍巾(防曬)與行動方便、伸縮性強、寬鬆舒適的褲子。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用他人的眼睛來看,用他人的耳朵來聽,用他人的心來感受

作者:曾端真

今天要來跟大家談一談”阿德勒演講集”這本書中的案例解析

阿德勒談案例時,最強調的是治療師的社會情懷,阿德勒說治療師需要能夠放空自己,才能夠用他人的眼睛來看、用他人的耳朵來聽、用他人的心來感受,所以在態度上,阿德勒像個慈祥的老奶奶,溫和而慈祥。

他一再提醒心理治療師們,不可以對案主做一針見血般的分析,分析的目的是為了能更精準地,知道要從那個地方來協助案主才是最有效的。阿德勒的人性觀是治療師的工作假設,是了解案主的內在思考架構,治療師對案主的分析,必須轉化成案主能夠理解,而且對案主有鼓勵性的語言,而且都必須是案主能夠認同的。

大家在讀阿德勒進行案例解析的時候,可以留意幾件事:

第1

他的解析案例,最常做的猜測是,這個案主帶著寵溺的生命風格,

關於寵溺的生命風格,阿德勒說,寵溺是人類最大的罪惡,為甚麼他把寵溺的惡,說得如此的重呢?

因為寵溺的生命風格,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態度,社會情懷不足,這樣的人,他的優越目標是位居最被重視、最偉大、最優秀,他要的是有如被捧在手掌心的感覺,而他最害怕的是失去這個最重要位置的感覺。但是這不是現實人生,人生必須付出努力,人生平等,人生需要合作與貢獻,人人都希望價值感,但是不會以”我是最優秀的”、”我要被捧在手掌心”,做為價值感的目標,也不會頑固的、僵化的,緊緊握住這個目標不放。

因為太過於害怕這個目標之不可得,就會出現過度敏感的神經質特質和行為模式,無法忍受目標的遙不可及,長期下來身心症狀也就侵襲上來了。

第2

阿德勒說神經質症都有其隱藏的目標,症狀是為了保護這個目標的煙幕彈,這個隱藏的歷程是潛意識的,案主自己並不瞭解,阿德勒像藝術家、像偵探、像考古學家。

他能夠從案主的家庭星座、手足關係、夢、早年回憶、還有外在因素…等等訊息,猜測案主的優越目標。

心理治療就是幫助案主了解自己的症狀目的,並且有勇氣修正過去的錯誤,願意放下錯誤的優越目標,學習平等的人際關係,從合作和貢獻中來獲得價值感。

第3

讀阿德勒的案例分析,常常會驚嘆怎麼如此神準,又那麼有把握,也會覺得這個學派好迷人。我想學習任何學派都有同樣的道理,要有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心理準備。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助人之前,必須先克服自己的偏見,偏見是缺乏社會情懷的現象,阿德勒說分析案主是基於人性的理解對案主不可以帶著偏見,而且不能偏離鼓勵之道,祝福讀者們能從阿德勒的字字珠璣中,學習拋開舊包袱,換上健康的新裝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把阿德勒學說的核心精神:社會情懷實踐在生活中

作者:曾端真

今天要來談談” 阿德勒演講集”這本書的副標題建立自我的生命風格。生命風格指的是個體面對人生任務的態度, 也就是對待人、事、物的態度,或說生命風格是引導個體行為的軸線。

大家需要想像在軸線的兩個端點,一端是自卑感,另外 一端是優越感,人的行為便是走在從自卑感到優越感的這條軸線上。

所謂的態度便是指走這條軸線的方式。阿德勒最常用movement

movement來說明一個人追求優越目標的行為模式movement具有動作的程度,和方向性用中文來翻譯這個詞,很難捕捉行為的動力意涵我覺得”行為動向”這四個字,勉強可以傳達行為的動力意涵。但仍需要看行文的前後,有時候可用行為模式或行為方式等來表達。

自卑感、優越感、和追求目標的行為模式阿德勒常說,有千百種。生命風格是個體獨特的創造每個人都不一樣。

阿德勒反對宿命論的觀點,主張人具有主體性,他說,個體是彩繪人生的主人。人生的目標是甚麼、達到目標的路要怎麼走全然操之在自己,就看他如何運用他自身的身心特質,經驗和他的環境。

自卑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到的不安全、不重要感、沒有價值感、或任何身心的不舒服不安的感受等等。因為人很難忍受這種威脅到自我存在感或價值感的狀態,身心會擾動不安,這個不安,促使個體努力克服自卑感。

那麼,如何才算克服了呢?個體會創造一個安全感的圖像,這個圖像稱之為優越感的目標,是個體所設定的人生安全的位置,是保障個人價值感的所在。目標不是指實質外在的成就、或物質的滿足、或環境的如意與否,而是內心的安全感所在。就像我們常見的現象,有的人已經擁有讓人羨慕的一切,仍然抑鬱寡歡。可能這個人自己也回答不出來。為什麼會這樣。阿德勒主張人的所有心理表徵,外顯的行為,以及內隱的心理活動,都導向這個優越目標。

他說,個體的症狀是一種自我保護,所保護的便是他所設定的”自我的價值”、”自尊”、或”安心”的狀態。自卑感、優越目標的設定、追求目標的方式,是潛意識的歷程。

不是可以清晰看見、也不是可以摸得到、或感覺得到。需要透過嚴謹的阿德勒心理治療理論和實務的訓練,並且熟練猜測的藝術。

阿德勒說了解人性是一門藝術,讀者們不可以套用這個學派的名詞,例如自卑情結等來論斷任何人,也不能隨意分析他人的夢境、早年回憶,出生序位、家庭星座等。

阿德勒強力主張社會情懷是一個人健康的指標,有社會情懷的人才能以平等待人。就不會以高人一等作為優越感的目標。不隨意論斷人,就是一個社會情懷的展現。如果我們都能夠具有社會情懷,這個社會會幸福、平安、喜樂多了。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阿德勒演講集:建立自我的生命風格

作者:曾端真

今天很高興來跟大家談談《阿德勒演講集:建立自我的生命風格》,這本書的原著是亨利史丹博士主編的阿德勒臨床實務全集的第十二冊,也是最後一冊。
《阿德勒演講集》這本書是阿德勒於紐約講授心理學的完整文稿,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史丹博士雖然沒有親自跟阿德勒學習,但是他跟隨阿德勒的第一代門生蘇菲亞學習。除了透過匯整阿德勒的原典,致力將阿德勒的薪傳忠實的保留下來,他也開創了古典阿德勒心理治療的訓練課程。

他在阿德勒的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務之間搭起一座橋樑,讀者可以閱讀本書附錄的數篇文章,從史丹博士的筆下領略一下古典阿德勒學派的治療實務風味。

阿德勒的學說發展於20世紀初,歷經百年,更被世人視為珍寶,由其特別呼應現時代人們的心理需求。

阿德勒對於婚姻、家庭、親職教育、學校教育、 教師的訓練、兒童的輔導方面的論述,都是讀者們的福音。阿德勒談個案的時候,句句引人入勝,令人嘖嘖稱奇。
他有藝術家的直覺和美感;有偵探一樣的敏銳和觀察入微;有著考古學家的嚴謹、細心。在態度上,阿德勒像個慈祥的老奶奶,溫和而慈祥,他一再提醒心理治療師們,一定要謙虛,不可以對案主做一針見血般的分析,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們一覽阿德勒學說的全貌,但是要進入其堂奧,則需延伸閱讀。

張老師文化出版的中譯本《個體心理學》是最重要的一本,雖然不容易讀。祝福大家在本書中享受阿德勒的字字珠璣,並把阿德勒學說的核心精神—社會情懷-實踐在生活中。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ACT的 “經典”, 一個全面性的,以行動為基礎的工作手册

作者:張本聖

ACT是行動,也是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的英文簡稱,這是個講求實作、練習,而不只是談話式的心理治療。
近10年來,已經有300多篇精神及生理疾病的ACT療效研究的期刊論文陸續發表,其量與質都顯示ACT是心理治療的今日之星。也有專門針對焦慮、憂鬱、慢性疼痛、癌症、減重、情愛、人際等的各種ACT書籍與實作手冊。

閱讀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書籍或是看別人怎麼做,是不可能成為有功能的諮商或心理治療的臨床工作者?這就好像是在問,只是看琴譜或別人演奏是不可能成為小提琴的演奏者?當然是不可能。相信臨床工作者都希望有一本工作手冊可以讓我們不斷練習、省思且從其中找到各種案例的可能作法,再去模仿、修正、將其融入自己的治療模式。

Learning ACT就是你要找的這本書。Learning ACT是ACT的 “經典”:一個全面性的,以行動為基礎的工作手册,將幫助你理解和利用ACT獨特的六個過程模型(見圖一),既可作為診斷和個案概念化的工具,也可作為與案主構建治療方案的基礎。

Learning ACT讓治療師從ACT的每個元素(如價值觀)瞭解起,且是先從what? why? how? 的角度說明ACT的每個元素,作者們不只用案例對話錄,還穿插著經驗式練習,讓治療師先對自己在生活及治療中的ACT元素有個清楚的整理,然後再進入核心能力的練習題,你可以先做完各章的全部練習題,再對照參考答案;也可以每做完一題就對照參考答案。
這本書的案例及練習題都是從真實個案改編的,相信讀者們也都會在實作中遇到類似的情境。不過請記住,參考答案不是標準答案,只是提供你思考自己所做的是否符合ACT的理念及實作。ACT的各個元素在實作中也很少獨立運作,這些元素整合應用,並且是治療師自己的經驗在治療中與案主一起融合應用。

簡而言之,大腦的問題要用 “可行的(workable)” 大腦介入策略來改善。正如瑞典的JoAnne Dahl博士所說的:「Learning ACT這本書將ACT的過程分解成可以看得到的、可以理解的和可行的50個核心能力。且圍繞核心能力進行組織,形成巧妙的治療師-案主的對話系統,鼓勵讀者運用每一個核心能力進行互動和回應。除了書中豐富的技巧訓練,你不能錯過這些頂尖的ACT治療師將疼惜的生命力帶進治療室的精神。這本書一定會成為心理治療教學的經典!」

更多相關資訊,請看《Learning ACT╱第二版》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歧視壓力…部桃清潔員爆離職潮 從ACT 接納與承諾治療學派看部桃事件個人有效因應解析

作者:張本聖

近期報導部桃案醫師自責感染了好幾個病患,指揮官陳時中說:「讓他知道盡力就好,想得太累就要讓自己放空,才不會逼得太緊」

ACT 接受與承諾治療學派
1.【常態化】
在前線作戰的士兵不管有多好的防備,哪有不被子彈打中的。案838在前線盡力救人,絕不是故意要感染其他人的。大家要感謝他都來不及,怎忍苛責。所以【讓他知道盡力就好】是對的。
2.【想的太累】就是糾結,【要讓自己放空,不去想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脫離糾結才是上策。

3.【太緊】該指的是焦慮、憂鬱、罪惡感等情緒及感受,ACT的標準就是【留點空間給這些感受】,接受不是忍受,是帶著經過脫離糾結,但仍存在的想法及感受去做更有意義、價值觀導向的行動。
4.【去做價值觀導向的行動】是指在價值觀(連結、關愛、扶持等)的引導下,去進行「目標設定、問題解決等」行動。無論對女友、友人,或是在工作的準備等都可以這樣做(透過視訊也可以這樣做)。

部桃約5000人要居家隔離,案588及589感染源不明,這些訊息必然引發大家的恐慌及謠言四起:
增加透明度,盡可能讓大家知道居家隔離、自主管理的人、地、物,以及這些人可以做些什麼,這是很棒的作法。越模糊就越易引發【糾結】的迷思,以及焦慮的情緒。脫離糾結、接受,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更多相關資訊
請參考張老師文化《就要傻帽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的第28章「羞恥、憤怒和其他情緒問題」。
以及《張老師月刊》2020年5月號,專題企畫:從ACT看新冠肺炎的社會創傷。

《就要傻帽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
《張老師月刊》2020年5月號

首頁 » 出書人 » Page 5

給癌友親友的忠告2

作者:曹朝榮

◎ 您有揭露自己隱私的自由,但病人絕對有不透露隱私的選擇
病人的病情絕對是病人的隱私,切忌向醫療人員詢問病人的病情,那不是您的義務,更不是您的權利。如果向醫療人員詢問而遭拒絕,或許您會認為怎麼如此不通情理,然而保守病人的隱私是醫療人員最基本的倫理和責任。

吳女士因子宮頸癌第四期常需出入醫院接受診療,她的大嫂每次都陪她來看病,住院時也幾乎都是這位大嫂照料。有一次住院時,大嫂帶四位好友來探視,之後吳女士得病的事情就在鄉里傳開來,為此,吳女士和大嫂之間鬧得很不愉快,吳女士的家人對於大嫂也很不能諒解。或許一方是出於好意、關心,但當事人卻完全不這麼認為。常常旁人的指指點點、異樣眼光、對病的誤解、或是過度的關心、照三餐慰問、不必要的建議⋯都讓病人甚感困擾和壓力。

 

我常遇到一種狀況,朋友介紹病人來看我的門診,過了一段時間,朋友碰到我或來電詢問:「我介紹給您看的那個病人怎麼樣啊?」這是那位病人的隱私,不能隨便透露,所以就支吾其詞帶過。透露病人的病況,是醫療工作者的禁忌。我查房時有個習慣,若病人正好有訪客,我會跟病人說:「是不是能夠請這些親友到外面稍等一下?」親友離開病房後,我才做問診和理學檢查、與病人對話和溝通,出病房後,時機若適當也會趁機對親友說明:「不好意思,剛剛請您們先離開。在醫院有一個很重要的倫理就是病人的隱私,如果今天您是他,您不一定會讓大家知道您的病,所以請將心比心,今天您們來看他,回去以後不要把他的情況說出去。」這是我尊重病人隱私的習慣。

 

臨床上,為了鼓勵病人,特別是想要為剛診斷出癌症的人打氣,我偶爾會運用一些同樣狀況或更嚴重的個案,調出電腦病歷,對病人說:「您看,這個病人 10 年前就開始治療了,當時比您還嚴重,每半年來這裡追蹤一次,現在身體狀況都好了。」用活生生的個案讓病人理解,他的病是可以處理、治癒的,我們曾經有這個經驗,能夠做到這樣的目標,過程中會用哪些治療方法,治療後會做哪些追蹤、評估,下一個階段要如何處理。這個方法對於一般病人最有效。為了幫助病人,這麼做好像理由充分,然而卻暴露了
另一位病人的隱私。

 

如果事先能和以前這位病人溝通、取得同意,甚至簽好同意書,病人願意把他的經驗、留在醫院的影像檔案或檢查檔案,讓醫師在適當的時候教育其他病人、提供教學或做衛教,這樣就可避免上述隱私的問題。

 

◎ 把建議留給自己,不要隨意開口給病人建議

有時我們會不自覺地給身邊生病的親友做出醫療、保健上的建議,像是哪家醫院、哪個醫師好、千萬不能做化療之類的人云亦云的反應。或許我們認為自己是心懷好意,希望對病人提供有助益的建議;或許我們是從病人的話中立即反射性的評論、見解,並沒有惡意;或許有些人是想要藉機推銷保健品、營養品。對病人而言,這些旁人的「好意」常衍生心理上、人際上很大的負擔,想要直接拒絕雖不好意思,但也不想要聽從附和,尤其那些想趁機向病人、家屬撈一筆的推銷,真是落井下石、可惡至極的行為。面對身旁生病的親友、同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守則是:不要隨口就對病人做出醫療、保健相關的建議,不要因無心之過而讓病人、家屬為難。那些您認為好的,不見得對病人好、適合病人,把要開口說出的建議嚥下肚,留給自己。

「生病了,就不要去工作,身體比較要緊」、「這個東西不能吃,您要多吃 OO 東西,增強免疫力,對抗癌症比較好」,除了避免醫療上道聽塗說的建議,在生活上、工作上也要盡量尊重病人的想法和判斷,過多的建議、管控只是徒增困擾,常常給病人與家屬間帶來更多的壓力與關係緊繃。

◎ 對病人實質的助益
如果您是病人很要好的親友、同事,偶爾陪伴、打個電話問候也已足夠;如果狀況許可,用行動鼓勵、陪著病人出外走走、散散步、聚聚餐,不只展現情誼,對病人的身心也有很大的助益。

許多癌症病人其實希望親朋好友能幫一些忙,卻又很難開口提出請求,像是「我現在感覺很虛弱,您能不能幫我去菜市場、超市買個東西?」或是「能不能幫我送小孩去上學?」、「能不能幫我拿衣服去洗衣店洗?」很多病人習慣攬著這些工作,硬撐著身體去做這些日常瑣事。本來生活步調已經繃得很緊的家庭,因為家中成員生病,整個家庭可能就更因此陷入紛亂了!

遠親不如近鄰,大部分親戚可能離他們很遠,要來幫忙也有困難。如果您是他很好的朋友,除了陪伴之外,可以幫忙打點日常生活很多事情,此時能幫忙送孩子去安親班、上學,對這個家庭而言等於多了一個幫手。我個人認為適時提供這些協助遠比送禮物來得受用。不過,因人而異的情況總是存在的,有的病人不希望旁人介入這些很私人性質的生活作息,這絕對是必須尊重當事人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