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未分類 » 《張老師月刊》2021年6月號522期出刊囉!

《張老師月刊》2021年6月號522期出刊囉!

作者:張老師文化小編
《張老師月刊》2021年6月號522期出刊囉!
拉近心與腦的距離 解鎖終生學習
學習不斷電 人生逆轉勝
文/梁志君
 
又到了六月的畢業季,正是春夏之際適合變動和深造的時節,因此,522期的張老師月刊順勢要來探討的主題是「學習」。話說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因為,對現況不滿意」,這是汪士瑋心理師 在〈從學生心態轉換到職場心態,你需要心態系統升級〉一文中一針見血的答案。對社會新鮮人來說,學習轉換心態才是人生升級的起手式,不可不學。同時,隨著社會劇烈變遷,終生學習已經是中老年人必備的生活態度了。
 
林其薇心理師在〈破解中高齡數位化學習盲區〉中提到隨著科技設備愈來愈友善,中老年人只要放開心懷,很快就能上手,好好享受這些產品帶來的便利生活。
 
至於孩子的學習,阮璟雅心理師在〈你不是真的笨!造成學習卡關的因素與解方〉提醒父母與長輩,孩子心性發展還不穩定,只要能關懷和同理其心情與掙扎,成為他們的避風港,孩子就能更堅持和有勇氣地去面對學習的關卡。
 
而更多的學習其實存在於音樂這種更反應個性的元素當中。音樂治療師林昱慈在〈聽音樂,然後呢?──音樂治療的人文情境〉提到以樂器演奏貼近小文就是很好的例子。「讓音樂承接我們的悲歡離合,接著我們才有空間梳理自己、容納對方。」
更深層的學習則是「認識自己」。
 
李島鳳心理師的〈成為「自己」,方能「捨己」〉和邵湘雅的〈《你的名字》:尋找靈魂的另一半〉,分別闡析了《消失的情人節》及《你的名字》兩部受歡迎的電影,說明如何和遺失的自己重逢。
 
另外,固定專欄中,〈敘事治療的反思性提問能引領轉念〉一文中,黃素菲教授就利用自己對自己的喃喃自語詳盡說明我們該「如何轉念」。李維榕博士則在〈Toxic Positivity──有毒素的積極性〉建議大家「明天是否會更好誰也不知道,今天不愉快就今天抱頭痛哭,因為眼淚是可以排毒的。」
 
專業助人者趙文滔教授受訪時表示,期許在張老師文化出版的新書《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能夠成為助人者的生存指南。
最後,無論外面的大風大浪如何駭人,張老師月刊永遠是您的心靈港灣,歡迎您隨時回來。
 
完整精彩內容,請看《張老師月刊》522期!

發佈留言